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會館舊址
  目的地介紹湖南會館舊址在宣武區(qū)爛縵胡同101號。光緒十三年(1887)所建。內設戲臺一座、文昌0房一座,戲臺已拆除。毛澤東1920年2月至7月帶領湖南驅逐張敬堯代表團到京,住在會館里,并在此召開了千人參加的“湖南各界驅逐軍閥張敬堯大會”,F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會館興起于明代,清代達到鼎盛。明人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嘗考會館設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間!睍^始于嘉靖、隆慶年間(1522至1572年)算是一個佐證。據統(tǒng)計,建得最早的是明永樂時期的江西南昌會館;建得最晚的為1936年興建的湖北大冶會館。湖南會館為湖南學子進京趕學安歇之處,民國后逐漸成為湖南同鄉(xiāng)、學子赴京求學或謀生的旅居之…[詳細]
中山會館
  中山會館位于珠巢街五號,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布局嚴謹,建筑精美。前廳、過廊保存較完整![詳細]
北京可園
  可園座落在北京市東城區(qū)地安門外帽兒胡同,是清(1644年-1911年)末大學士文煜的宅第花園,是目前北京保存較好的宅園之一?蓤@占地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70米?蓤@布局極為講究,西路是一座四合院,中路最前面建有倒座房,前院有假山、水池,種有花草樹木。中央有一座過廳,后院用回廊圍成寬闊的院落種植花草。東路主要建筑為例座房和正廳,院落中有假山。可園建筑布局和形式都很靈活,中路和東路花園借游廊連接成為一體?蓤@是中國北方私家宅園中保存較好的實例?蓤@建成后,有數位名人及外國駐華大使在此居住和辦公,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國家文物局)景點位置北京東城區(qū)帽兒胡同9和11號院…[詳細]
舊宅園
  舊宅園位于帽兒胡同三十七號,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溥儀妻婉容婚前的住所。原建格局基本保留。正房五間內的隔扇、落地花罩雕鏤精細。東院花廳裝修基本保存原狀,明間迎面墻滿嵌巨鏡一方,傳為婉容婚前演禮之處![詳細]
樂善園建筑遺存
  樂善園建筑遺存位于北京動物園內,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動物園內的暢觀樓(西式)、豳風堂、鬯春堂(中式),是原樂善園的建筑遺存,形式各異,保存完好。現動物園正門的磚雕精美,與上述建筑已連成一體,是研究建筑發(fā)展史的實物資料![詳細]
樂家花園
  樂家花園位于海淀鎮(zhèn),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禮親王別墅,民國初年改為樂家花園;▓@由數組建筑物構成,各院落間堆石成山作為屏障,形成封閉式景觀,是一處難得的園林佳境![詳細]
達園
  達園位于圓明園西,為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初年,軍閥王懷慶在圓明園廢墟的前湖區(qū)興建的別墅。屋宇、池沼布置協(xié)調,是一處景色宜人的園林佳境。…[詳細]
西交民巷八十七號、北新華街一百一十二號四合院
  西城區(qū)西交民巷八十七號、北新華街一百一十二號四合院批次:北京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區(qū):西城區(qū)保護理由:原為雙合盛啤酒廠資本家的住宅。宅院寬闊,西部的花園疊石為山,別具一格。其中87號是居室,112號是花園。居室為三進院落。花園造型精巧,太湖石上有乾隆題詩。園內也建有三進院落,有假山,山上有乾隆御筆“普香界”,嘉慶御筆“護松扇”“翠瀲”“排青幌”等。還有六角攢尖亭,花廳等。后院是二層樓房和一座小四合院。園內有大量太湖石及石刻、石雕,多為圓明園遺物![詳細]
西四北大街六條二十三號四合院
  西四北大街六條二十三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西四北大街。四進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大門開在住宅東南角,為廣亮大門,門前左右列上馬石。大門內迎面有影壁,門內東有倒座房2間,西有6間。第二進院較小,東西有房。二、三進院用垂花門連接,垂花門為一殿一卷式,兩側連接抄手游廊,南側墻上裝飾有什錦燈窗。第二進院內有北房5間,前后帶廊,屋面覆合瓦,門上裙板雕刻有《西游記》等的人物圖案以及花籃、盆景。北房兩側各有耳房2間,東西廂房各3間,北房東側有過道和三進院相通。第三進院有北房5間,明間門上的裙板雕刻有松鼠、葡萄、盆景、花籃等圖案,兩側附耳房,東西各有廂房3間。北房東側有門道可通往東跨院。第四進院有后罩房9間,門上…[詳細]
西四北三條十一號四合院
  西四北三條十一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西四北三條。四進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西邊是住宅,東邊是花園。四合院東南角有廣亮大門1座,墀頭上有刻花卉和吉祥圖案的磚雕。門內西有倒座房6間,東有1間。正對倒座房中間的1間為一殿一卷式垂花門,垂花門內為內宅,有北房3間,室內保留有雕花,兩側各有耳房2間,東西廂房3間,各房間均以抄手游廊相接,廊間雀替雕飾“松竹梅”圖案。后院有北房3間附耳房2間,東西廂房3間。院落最后是后罩房14間,東院是花園,有北房5間,西房6間,均覆合瓦并有抄手游廊相連;▓@的東墻前建有假山,上有四檁卷棚爬山游廊,廊與繡樓及八角攢尖亭相連。原亭前有大片假山,后只保留一小部分。整個院落的西南角原…[詳細]
西四北三條十九號四合院
  西四北三條十九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西四北三條,是一處小型四合院住宅。大門在東南角,為1間如意門,門楣上方裝飾磚花圖案。大門內迎面是影壁,由倒座房前至垂花門的前院較小,呈長方形,稱為外院。垂花門面闊一間,進深六檁,其上雕刻有花罩、花板、荷葉墩等裝飾物。進垂花門是內院,內院有北房3間,兩邊各帶1間耳房,東西各有廂房3間。1987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系19號院范圍內。此宅院為西四北三條幼兒園使用。…[詳細]
前公用胡同十五號四合院
  前公用胡同十五號四合院位于西城區(qū)前公用胡同。三進四合院格局。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門居中。院內有北房5間,前帶敞軒1間,戧檐磚雕圖案為獅子繡球,房前東西各有太湖石1塊,后院有北房3間并附東西耳房2間,東西廂房各3間,各房之間均有游廊相接。西跨院最前面存北房3間,兩側附耳房。原房前有假山,院西為花園。20世紀50年代后期,花園改建成平房,假山改作荷池,后又改建為仿古建筑。北房后面是以垂花門為首的內宅,院內有北房及東西廂房各3間,垂花門兩側墻上有什錦燈窗,院落最后為后罩房5間。東跨院位于中路和西路建筑的南端,建筑保存較為完整,一殿一卷式垂花門兩側為磚砌影壁…[詳細]
崇禮住宅(東四六條六十三至六十五號四合院)
  崇禮住宅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東四十條63~65號。崇禮是清代光緒年間的大學士,其住宅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四合院建筑。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布局是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照南北中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住宅大門一般位于整個院落的東南角上,門內迎面建影壁,以使外人看不到宅內的活動,自此轉向西至前院。南房多為客房、書塾、雜用間,后院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為晚輩住所,正房、廂房以環(huán)形走廊相連通。更大型的住宅還在左右建別院,在后部營建花園。崇禮住宅分主院、跨院和花園三部分,布局寬敞,屋宇華貴,主院正房內部的裝修尚保留完整的木隔扇及崇禮親題刻字,是典型的貴族府邸。(國家文物局)…[詳細]
禮士胡同一百二十九號四合院
  禮士胡同四合院原為清末武昌知府賓俊的住宅,在東城禮士胡同129號,大宅為三開間,內有兩個四合院,兩院之間有回廊相通,東院花園設有垂花,磚雕院墻及停流水等,花木宜人,景色古拙秀美![詳細]
內務部街十一號四合院
  內務部街十一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內務部街11號,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型宅院。臨街有起脊大門兩座。現西邊大門封堵,只能從東大門出入。大門內又可分為四組院落。當中是兩宅并列各自獨立的正院,前面各有垂花門一座,內為各有廳堂的數層四合房屋;東部院落寬敞,房屋少且只有兩進大無配房,當初或為靜室、書齋之屬;西院房亦不多,且形制、結構均為簡陋,和前面院落有明顯不同,顯然不是同一整體建筑。整個院落的煞尾是占地廣闊的后花園,堆山、花廳、亭臺俱備,并搜集一些圓明園石雕作為點綴![詳細]
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
  圓恩寺后街七號、九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后圓恩寺胡同7號。這是一座既有中式四合院又有西洋樓房的住宅。其中部為一西洋樓房,樓前有一個帶噴泉的圓形水池,周圍還點綴著采自圓明園的刻石。池東南有一花崗巖的西式拱形頂圓亭,由瓜棱柱支撐,再往東有一組假山及仿古建筑;池北為大樓,池西為后置一座中式四合院。這所中西合璧式住宅,原是清代慶親王第二子的府第。據說他娶了一個名叫紅寶寶的名伎-,為博其歡心,按其意建造了這座不中不洋的住宅供她享受?箲(zhàn)勝利后,這里曾成為蔣介石行轅。解放后,此地成為中國共產黨華北局所在地。…[詳細]
方家胡同十三號、十五號四合院
  方家胡同十三號、十五號四合院位于安定門內方家胡同。循郡王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本人未成年而卒,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貝勒追封為循郡王。王府坐北朝南,原建筑面積1210平方米,主要建筑大部分被拆除,惟迎大門的照壁、后寢的正房和配房尚在,東、西跨院已無存。東跨院原規(guī)模較大,屬花園和生活住區(qū)花園內有古樹和堆石,東有一完整的四合院,庭院寬敞,房屋整齊,但已不存皇族府第的特征。民國時府主將其分割售于漢奸王揖唐,經重新營造另立門戶。改建后主院為頤園、德園二進院落,西院為敬院、勤院。院、園回廊環(huán)繞,雕花彩繪,玉蘭、海棠枝繁葉茂,太湖山石堆云砌玉,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F西部為東…[詳細]
國祥胡同二號四合院
  國祥胡同二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區(qū)國祥胡同。清代和碩親王那彥圖府邸中路最北邊的兩個并排院落。占地4800平方米。東院,南為垂花門,院內正房為5開間大式硬山箍頭脊,灰筒瓦頂。東廂房3間,西廂房為兩卷勾連搭過廳。西門通西院,院中有兩座疊石假山,轉角廊環(huán)繞全院。西院,南房3間,東廂房是與東院相通的過廳。正房大式硬山簡瓦箍頭脊,前出軒,軒為懸山卷棚頂,面闊三間,前有月臺三出陛,正房5間,明間原有“洗退齋”木匾、落地花罩、博古架等。西間為佛堂,碧紗櫥的隔扇心內裝裱有名人書畫,上部的橫披窗上有雕嵌的玉石畫,以及鐫刻的成親王所寫“相靈古瑟”詩一首。西北邊跨院內,還有一座西式2層小樓。辛亥革命后,宅第抵押給教堂,又…[詳細]
白水寺石佛
  白水寺石佛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房山區(qū)燕山公園內,原名白水興隆寺,寺前有白水山溪淌過,故稱白水興隆寺,白水寺乃其俗稱。白水寺中有三座石雕巨佛,又俗稱大佛寺,白水寺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兩代白水寺冠以“白水異漿”列入房山八景,現在的白水寺為明代所建。白水寺石佛立于石閣內盤形石雕蓮花座上。白水寺石閣是一座由花崗石構筑的仿亭閣式無梁建筑,南向,建筑平面呈方形,閣內上部穹隆頂,中央雕龍頭藻井,兩側開兩洞對稱的券形石牖。石佛以花崗巖雕制而成,中間為釋伽牟尼,左為阿難,右為伽葉。釋伽牟尼高5.8米,阿難、伽葉稍矮一些,三尊石佛線條清晰,衣紋流暢,造型古樸,是古代石雕藝術中的珍品。白水寺石佛是北京地…[詳細]
府學胡同三十六號四合院
  府學胡同三十六號四合院(包括交道口南大街一百三十六號四合院)位于東城區(qū)府學胡同。四合院格局。原分為東西兩組院落,大門均辟于麒麟碑胡同。東宅院辟后門于府學胡同36號,門內原有同門房組成的四合外院,存東房5間和北房3間,北房為通往內院的穿堂門。內院分為中、東、西并列的3組院落。中路過廳面闊五間,后有垂花門,過垂花門進入內宅,有北房3間帶耳房2間,東西配房各3間,北房后有后罩房,院內兩側原有配廊,可通東西兩院。西路院北房3間,順山房各3間。穿堂而過是一座以垂花門為引導的內宅,此宅有北房5間帶耳房,東西廂房各3間,均有廊相通,后有9間后罩房。東路院為花園,舊貌無存。西宅院辟后門于交道口南大街136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