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園原址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熙春園的一部分。道光年間,熙春園被分成東西兩個園子,西邊的園子起名為“近春園”;東邊的園子仍名為“熙春園”。咸豐登基之后,就將東邊的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了。 清華園是清代咸豐皇帝所賜。
今“清華園”工字廳后面的匾額題“水木清華”四字,兩旁有對聯(lián)一副曰: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東西南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這“水木清華”四字典出晉謝叔源的《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边@“湛”為澄清之意。因工字廳后有池,故有謝氏詩句,題為“水木清華”。
作為皇家園林康熙行宮(御園)的熙春園(清華園的前身),地域二頃六十一畝,始建于清朝中葉康熙年間,建成于1767年(乾隆32年),它與北京西郊的圓明園等五個苑囿號稱"圓明五園",時值《紅樓夢》前八十回寫成不久。
道光年間,熙春園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仍叫熙春園,賜于五子奕綜,西部叫近春園,賜于四子奕(言+寧)(咸豐),俗稱"四爺園";另據(jù)近年史學(xué)家所見"皇家地圖"--圓明園外圍水鄉(xiāng)圖上,近春園處標(biāo)有"瑞親王"(即道光四弟綿忻),因此"四爺園"之四爺是奕(言+寧),還是綿忻,尚無定論。咸豐即位將熙春園改為并親題"清華園"(匾額)。
咸豐十年英法聯(lián)軍焚燒圓明園,兵火殃及近春園,園內(nèi)七、八幢齋堂軒榭逐漸敗破荒蕪,被稱為"荒島"。清華園的歷史已有233年,據(jù)史料記載清華園內(nèi)曾有皇帝御題匾額11塊,她是目前西郊僅存的少數(shù)圓明園時代的建筑;這就不難看出保護清華園的重大意義。
1910年,美國用庚子賠款建造的“清華學(xué)堂”,即位于清華園內(nèi),這就是清華大學(xué)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