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郊野公園(英語:Shing Mum Country Park),于1977年6月24日劃定,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占地達1,400公頃。公園位于北起鉛礦坳,南至城門水塘道;西起大帽山,東至草山及針山。而位于大帽山東南山麓的城門水塘則在郊野公園之內,群山環(huán)繞,風景秀麗,早已成為郊游勝地。城門風水樹林特別地區(qū)及大帽山高地灌木林區(qū)特別地區(qū)位于城門郊野公園之內。
歷史
為應付九龍市區(qū)人口劇增對食水需求大增,當局于1933年開始興建城門水塘,并將該處的居民遷徙往新界地區(qū)。工程于1936年完成,適逢英皇喬治五世登基25周年紀念,故又名為“銀禧水塘”。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占時期,城門區(qū)內樹木被大量斬伐,戰(zhàn)后重新植林,包括愛氏松、紅膠木、白千層及臺灣相思等品種,這里是香港的主要植林區(qū)之一。
香港政府于1971年由戴麟趾康樂基金(Sir David Trench Fund for Recreation)撥款,設置一批試驗性的郊游康樂設施,甚受市民歡迎。成立于1977年的城門郊野公園,便是全港首批郊野公園之一,同期成立的還有金山郊野公園及獅子山郊野公園。
此外,為應付美孚、梨木樹及葵涌往來新界東區(qū)交通和減輕獅隧擠壓,政府特意在1987年2月建造城門隧道,而此隧道已經在1990年4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