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巴中市 > 通江縣旅游

學堂山村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學堂山村

學堂山村原名鳳鳴山村,位于通江縣板凳鄉(xiāng),隸屬于四川北道保寧府通江縣長寧里第三甲。清朝時隸屬于川北道保寧府通江縣長三甲。直至改革后,因為新建村小學,百姓按舊的說法仍叫學堂,最終定村名學堂山村。“鳳鳴朝陽、雙廟古柏、龍洞泉聲、雁山石葫、三溪春漲、柏李松風、石匣夜雨、昆侖晚照”為學堂山村八景。

相傳,有位仙人挑著油簍,途經(jīng)鳳鳴山,因流連鳳鳴山之美景,便放下油簍在此駐足。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時至半夜忽聽山下雞鳴,方知耽誤了時辰;為了趕回天庭,還來不及挑上油簍,便匆匆離去。待到天明,仙人的油簍遂幻化成石,時至今日仍矗立于學堂山上,村民稱其為油簍石。

學堂山北面的牛眠山,因山間有一石其形似臥牛,故名牛眠山。村落形成于明初,選址于上蔡家溝、下蔡家溝。從山谷對面的三品寨村一個山梁上遠觀之,蔡家溝一地,隔著山溝放眼俯瞰,上下溝壑,干丘梯田,蜿蜒而下,跌入深谷.,幽暗而不見谷底。整個村莊猶如世外桃源。山下寨子壩,蔡家溝,蔡家大院子規(guī)模非常宏大,為川東北一帶所罕見。

學堂山村歷史文化遺存豐富,古橋、古碑、古墓、古寨、古井、古建筑比比皆是。尤其是古建筑類型多樣,現(xiàn)存穿斗木結構院落60余套,大多坐南朝北,錯落有致,掩映于,綠樹叢林之中。民居建筑雕刻精美,寓意深刻,“纏枝牡丹”、“鳳穿牡丹”、“麒麟獻瑞”“魚化龍”等裝。飾紋樣隨處可見,繪畫栩栩如。

“三善同緣”石橋始建于清嘉慶二十年(1815),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建,該橋是連接沙溪至誠兩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叭仆墶币蛏舷氯饔幸粯蚨,F(xiàn)下河蹬子橋尚存,其余二橋毀于洪水。有完整的記事碑。

三品古寨位于學堂山村與三品寨村的交界處,此寨建于三品梁上。三品梁山勢險峻,層巒起伏,四周峭壁懸崖,綿亙突兀,其峰有三,呈品字格局,故而得名。嘉慶五年,(1800)由蔡珍、蔡紅、蔡學海;蔡國海等人募集銀糧并領頭修建。建寨后,遂易名為“三品寨”,是當年抵御白蓮教起義軍的重要軍事堡壘。三品古寨三峰分頭寨、中寨、博寨,中峰及東側石門因年久而垮塌,唯頭寨西峰石門現(xiàn)存無損。石門分內(nèi)外兩層,石拱結構,兩側石刻對聯(lián)一副,文曰:“四維戈戟歸銷銅,三品巍峨壯千城”,橫聯(lián)為“衛(wèi)土守義”并刻有嘉慶五年歲次庚申等宇樣。

四合院里曾建醫(yī)院紅軍戰(zhàn)士在此療傷

紅軍時期,第四方面軍在川陜蘇區(qū)建立總醫(yī)院。在當年動蕩艱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戰(zhàn)斗頻繁,缺醫(yī)少藥,萬余紅軍傷病員不幸犧牲。紅四方面軍總醫(yī)院輾轉遷移,1934年1月遷至沙溪王坪,在通南巴各地設立7個分院。醫(yī)護人員、設備和藥物器械統(tǒng)一調配,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管理。其中,學堂山村蔡家大院字,被選定為第一分院所在地。

第一分院共占用,3個院子,老院子用作病房區(qū),另外,鄰近老院子的后頭院子用作分院辦公室、藥房和醫(yī)護人員居住地,下面的底院子用作守衛(wèi)紅軍一個排和所屬村自衛(wèi)隊的駐扎營房。老院子后面有渠溝嶺,嶺下的渠溝園,被辟為紅軍戰(zhàn)土、養(yǎng)傷初愈戰(zhàn)士下操之地。

蔡家大院:“走馬轉0”形如“五月朝天”

學堂山村傳統(tǒng)建筑分布較多,村內(nèi)建于清道光年間蔡家大院完整地體現(xiàn)了川東北民居建筑天樓地枕特色!疤鞓恰苯ㄖ綐,是川東北大巴山區(qū)民居的一大特色毛作為山區(qū)民居建筑,四合院的前堂產(chǎn),多是地平不足,于是砌石為坎,吊腳為樓,樓下設為豬牛圈欄。樓上附設“腰欄子”(吊樓欄桿),特具景觀效果。如今,保存完好較有特色的院子有十余套,其中四套最具代表性。

嶺上院子系蔡氏一族代表人物蔡石玉的私宅,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一組穿斗木結構建筑,院落坐南朝北,從風水學上來說,屬典型的“美女曬羞”地形。由前后廳堂和左右?guī)拷M成。由正堂屋;左右?guī)、前堂屋為主體,形成四合面主體,俗稱“一顆印”。左右?guī)垦由靽辖ǔ伤膫小院,也就形成4個小天井,由正堂左右兩側和左右?guī)恐虚g分別設計的通道連同。俯瞰院落平面格局,四個天井圍繞中間的大天并,精致排列,猶似花盤展開,被喻為“五月朝天”,也就是民間所謂“走馬轉0”。多層式柱礎、麒麟獻瑞窗花雕刻精美,墨書壁畫人物栩栩如生。其中軸線上的甬堂,設計規(guī)制整肅,正堂神龕上高懸“九思堂”匾額。

相傳,嶺上院子當年在建修時,主人請了周、李兩位工匠各修一半,旨在考驗兩位師傅的技藝高低。在建梁立柱的頭一晚,周姓師傅使壞,便派其徒弟將李姓師傅做的房屋中梁鋸短了5寸,被李姓師傅知曉,于是李姓師傅派徒弟連夜趕制了房屋中梁。第二天,在立柱上梁時,使壞的周姓師徒欲看李姓師徒的笑話。心知肚明的李姓師徒在扣梁對,其徒弟故意大聲說:師傅,中梁短了。隨即,李姓師傅將帶在身上手絹扔給徒弟,讓徒弟使勁拉長將中梁扣好。事后,周姓師傅主動請教李姓師傅,“如何將短了的中梁扣好?”李姓師傅答曰:“小心為之,自然長。”

蔡家底院子坐南朝北,典型的四合院格局。前堂正中砌筑石階,建龍門子(當?shù)胤Q作柵子門,亦即所謂“封了口的”之說),進出院壩開關龍門。

院子的裝飾性成為一個突-出特色。該院子正堂屋基腳放置的半圓形落檐石與方正形地塹石,恰在對比中寄寓了天人合一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讓家族獲得這種文化示意。正堂屋五丘田大門,遺存有彩繪門神。下方丘田彩繪神仙圖。四合院院廊四面對稱8個木柱,其柱礎均有獨特造型和石刻圖案。尤其是云龍紋、如意紋等設計,以及蓮花八子、三魚吉會等居家風俗圖案石雕工藝,于豐富中見簡潔,于親和中見吉祥,有力渲染烘托了鐘鳴鼎食之家的富貴榮華,頗為經(jīng)典。也極為少見,彌足珍貴。

蔡家屋后頭院子呈四合院格局。此院的最大特色是,左廂房外側與前堂屋轉角處,橫亙一塊巨石。這就是當?shù)厝苏f的“四合院屋子里包了一塊大石頭”。房主人不是將巨石搬走,而是匠心獨具,因山就勢,將穿逗梁架巧妙搭建,包容其中。不但不覺得擋事,反而鞏固了梁架,給人以江山穩(wěn)固、堅如磐石之感。

相傳,當年建造此院時,掌墨師天天吃雞,卻不見雞的頭腳,心里老大的不高興。到了上大粱之時,但見儀式莊嚴,筵席端上來的掌盤中,整整齊齊放置著鹵好了的雞頭雞腳。掌墨師頓時明白自已誤會了主人的一番好心,于是再一次攀上大梁,于敲敲打打之中,喝令一聲:“道法一千年”,算是彌補了自己的起心不良,成全了主人家的好事。

楊家院子:陰陽五行藏玄機

楊家大院子整體呈四合院格局,也是封了口的。左右?guī)繉ΨQ,形成一個大天井的格局。甬,堂,橫砌石板21塊,規(guī)范地演繹傳統(tǒng)陰陽五行所形成的生老病死苦,最后落到一個“生”字上。正堂屋三開門,雕花保存完好。檐廊下設計為拉通石階,顯得寬大弘敞。四面廊檐下連通寬闊,是一良好的家庭共享空間,神龕尚存,木雕龍鳳戲珠圖亦神采煥然。.階巖石石雕雕工精美,頗有明朝遺風。

楊家大院本不姓楊,系楊繼增(宇子輿)從蔡姓地主手中購.得。楊繼增當年為求功名,多次前往保寧府(今閬中)參加鄉(xiāng)試,屢試不中。后在楊家大院創(chuàng)辦私塾,教書育人。楊繼增個人崇尚新思想,1933年紅軍入川楊繼增主動支持。但受其地主身分影響,1935年因紅軍肅反擴大化被錯殺。1936年其家人尋回尸骨,其女婿蔡永孝贈匾。至今“冰清遺世”匾額仍懸于楊家大院子正堂之上。

學堂山村人民勤勞質樸,悠久的村落歷史造就了學堂山村豐富物質文化遺存,石、木雕刻精美、寓意深刻,彩繪線條流暢、色彩分明。傳統(tǒng)的工藝世代相傳,對該村的建設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

學堂山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豐富,主婁體現(xiàn)在民間音樂等方面。其民歌有勞動歌,如《薅秧歌》《號兒歌》《背二哥》等男女情愛山歌,如《柳英記》《小十二時》《毛山歌》《十里坪》。至今,村民在勞動和農(nóng)閑時都喜愛哼上幾曲。

學堂山村每當清明、月半、除夕、春節(jié)都是傳統(tǒng)的祭祀日期。獨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當屬農(nóng)歷九月十六的牛王會。每逢牛王會來臨之時,村民都會帶著各類祭品前往牛王廟祭祀,乞求保佑風調雨順、家庭平安、六畜.興旺,可謂虔誠。


>>碧溪龍門溪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