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橋是泰山一個著名景點,在泰山有一座橋,橋為拱形石砌,上有鐵欄,橫跨西溪谷口,橋墩和橋面均石作,橋立鐵花欄桿,拱楣鐫刻隸書“大眾橋”。橋為1935年馮玉祥居泰山時所建,至今仍堅固耐久。當(dāng)年馮玉祥為何建造大眾橋呢?學(xué)者-煜教授曾撰寫《泰山腳下的武訓(xùn)小學(xué)》一文,文章講述了大眾橋的真實來歷,馮玉祥先生喜歡造橋,無論是在張家口,還是在巢縣家鄉(xiāng),他都曾為方便群眾捐資建橋。1933年,馮玉祥第二次隱居于泰山……[詳細(xì)] |
泰山彩石溪,位于泰山桃花峪園區(qū),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標(biāo)志性景觀。有專家曾這樣評價泰山彩石溪:“淺色的石英條帶和墨綠色的泰山巖群斜長角閃巖相間排列,構(gòu)成了色彩斑斕的彩石溪河床……水漫石下,匯為大池,十分壯觀秀麗!彼赜小疤┥缴植┪镳^”、“泰山小江南”之美譽,是泰山休閑觀光勝地。沿途步游路,曲徑通幽,亂石鋪階,渾然天成;隨處憩息,石凳石桌,野趣盎然;親水戲水,舒適愜意,別有洞天。泰山彩石溪上……[詳細(xì)] |
自丈人峰順坡北下,至山坳處有石坊,原額“元武”,清末圮。1984年重立,雙柱單門石坊,額書“北天門”,是岱頂通往后石塢的必經(jīng)之路。自坊前順坡東下至勺形谷底是“亂石溝”,過溝是獨足盤,再前行可至后石塢諸景點。原坊額稱“元武”,即北方之神玄武,清代廢。坊北是摩云嶺,丹嶂凌空。東側(cè)有八仙洞,危若鶻棲,傳呂洞賓曾在此學(xué)道術(shù)煉丹。清代在洞口筑呂祖廟,民國間坍毀。坊之南是后石塢索道站,由此沿山陰步游路西行0.……[詳細(xì)] |
傲徠峰,在泰山西路自無極廟西北行約2公里,即至天勝寨,為西漢末年赤眉軍寨址,四面環(huán)山,形勢險要。北崖有石洞,額書“玉皇洞”,洞中可三處窺天,又名三透天。洞前房基、張旗石、柱窩、石臼皆存。西南為跑馬場,西北為演武場。再北山坳有三洞,其一額“仙陽洞”。元初僧通慧行全結(jié)茅于此,民國年間為女道修行處。寨西北一峰,形似雄獅,名獅子峰,俗稱駱駝峰或雞冠峰。西又一峰,高聳峻削,丹壁奇特,名扇子崖。明代楊博題“仙……[詳細(xì)] |
醉心石學(xué)名稱“輝綠玢巖渦柱構(gòu)造”,是許多呈東西向,大小不一橫臥在谷底的圓柱體。這些圓柱體的橫剖面中心有石核,圍著石核向外圈張裂。這種奇特的巖石形態(tài),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與興趣,漢代學(xué)者枚乘稱它為“泰山之溜穿石”,俗稱黑石埠,為環(huán)狀節(jié)理輝綠玢巖,國內(nèi)外罕見。更有人在一石柱斷截面上刻下了“醉心”二字,這正是古人對泰山奇石鬼斧神工令人心醉而發(fā)的感慨。醉心石的成因至今尚無明確定論,每年都引著眾多的游人與學(xué)……[詳細(xì)] |
位于玉皇頂西北的丈人峰,形狀像老翁傴僂著背而得名,附近又有數(shù)塊稍小之石相配,因此又有“老翁弄孫”之稱。峰上石刻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極”、“中天獨立”、“東柱第一靈區(qū)”等,并有乾隆所留詩刻:“丈人五岳自青城,岱頂何來假借名。卻是世人知此慣,誰因杜老句詳評。”此外這里還有外國人所留題刻,1990年日本書法家柳田泰云書“國泰民安”在此留書。峰南建有廣播電視轉(zhuǎn)播臺。青城山主峰。亦稱“丈人山”。宋范成……[詳細(xì)] |
斬云劍,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增福廟往上有巨石挺立,似劍凌空,上刻“斬云劍”。這把利劍既不是山神開仙的賜與,也不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石塊及周圍的巖石則是一種條帶狀角閃斜長片麻巖,呈綠灰色,主要由斜長石、石英及角閃石等礦物所組成。由于片麻理發(fā)育,容易被風(fēng)化剝蝕,加上巖石發(fā)育兩組不同方向的垂直節(jié)理,在長期風(fēng)化剝蝕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板狀巖塊,爾后又受球狀風(fēng)化的影響,失去了原來的棱角,逐漸形成這個類似劍狀的奇石……[詳細(xì)] |
沿泰山中天門拾級而上不遠(yuǎn),便見北朝南的增福廟。該廟規(guī)模雖不闊大,但因內(nèi)祀福祿壽禧之神、香火甚旺。泰安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3℃,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零下2.6℃。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境內(nèi)泰山海拔1545米,具有明顯的高山氣候特征,山頂氣溫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至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泰安是中國山東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內(nèi)的泰山是國家……[詳細(xì)] |
“遙參亭”是岱廟建筑群南北軸線上的第一組建筑,實為岱廟的入口。自此向北軸線直抵泰頂?shù)摹澳咸扉T”,古代帝王凡有事於岱宗,均先在此“草參”,再入廟祭祀!斑b參亭”前臨御街,清乾隆三十五睥在門前建造石坊,額上刻字“遙參亭”。清光緒六年在坊前增建方石壘砌的雙龍池。池前石碑----《雙龍池碑》和《萬古流芳碑》均系同期建造的記事碑。此地是岱廟的第一個景觀。石碑、龍池、石坊,以及背后“三座門”式歇山頂?shù)哪仙介T,……[詳細(xì)] |
旭日東升是泰山最迷人的奇觀。拂曉,天晴氣朗,萬壑收暝,東方一線晨曦由灰暗變淡黃,又由淡黃變成橘紅。繼而,天空云朵赤紫交雜,瞬息萬變。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霧氣連為一體,云霞霧靄相映。日輪掀開云幕,冉冉升起,宛若飄蕩著的宮燈。頃刻間,金光四射,群峰盡染。然而,這只不過是一般的陸地日出,而那海上日出,更為壯觀。赤輪乍啟,海面半吞半吐,欲上而止,跳蕩恍惚,仿佛有二日捧出。有時還能看到罕見的日珥。明代于……[詳細(xì)] |
在岱頂瞻魯臺的西側(cè),是有名的仙人橋,它是岱頂?shù)闹匾包c之一。該橋呈近東西方向,橫架在兩個峭壁之間,長約5米,由三塊巨石巧接而成。相互銜接抵撐的三塊巨石,略呈長方形,大小約2~3立方米。橋下為一深澗,南側(cè)面臨千丈深淵,地勢十分險要,集險、奇、峻為一體,令人望而生畏。明人有詩贊曰:“三石兩崖斷若連,空蒙似結(jié)翠微煙。猿探雁過應(yīng)回步,始信危橋只渡仙!比山映蓸颍确翘煜傻膲酒,又非出自建筑師或能工巧匠……[詳細(xì)] |
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五岳獨尊”四個字是正楷書體,系清光緒丁未年間(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構(gòu)題書!拔逶廓氉稹本坝^石群位于泰山極頂(玉皇廟東南)去往玉皇頂?shù)谋亟?jīng)之路上,海拔1545米。摩崖高210厘米,寬65厘米,大字徑55乘42厘米。在其右側(cè)有楷書“昂頭天外”題刻。從2004年11月起,泰山景區(qū)對“五岳獨尊”景觀石群進(jìn)行保護(hù)整修。泰山是歷代帝王、文人墨客的往來勝地,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跡。除了廟宇……[詳細(xì)] |
泰山玉皇頂玉皇廟門前有一座高6米,寬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頂上有石覆蓋,石色黃白,形制古樸渾厚。奇怪的是,碑上沒有一個字,因而被人稱為“泰山無字碑”。正因為它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時、何人所立,便成為一個疑問。有關(guān)此碑,人們曾作多種推測。明、清兩代,有不少人認(rèn)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書。他們在賦詩吟詠時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晉稱:“東海長流石未枯,山靈愛寶隱元符;縱教烈……[詳細(xì)] |
萬仙樓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境內(nèi)的泰山中麓紅門宮北,又名望仙樓。是跨道門樓式建筑,明萬歷年間(1620年)創(chuàng)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風(fēng)格。原供祀王母,后來祀奉碧霞元君。傳為泰山群仙聚會、議事講經(jīng)的地方。萬仙樓門洞東側(cè)有隱真洞,為舊時道人-處。殿內(nèi)塑128位神仙,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萬仙樓下層是石砌拱形門洞,高3.4米,寬2.9米,石額南刻“萬仙樓”,北刻“謝恩處”。整個下層?xùn)|西寬17.4米,進(jìn)深13.65米,……[詳細(xì)] |
位于岱廟后花園東側(cè),又名“金闕”,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鑄造。原在岱頂碧霞祠內(nèi),清初移于山下靈應(yīng)宮1972年移入岱廟。亭為銅鑄仿木結(jié)構(gòu),造型優(yōu)美,鑄工精致,系明代鑄造藝術(shù)精品它與北京頤和園銅亭、昆明鳴鳳山銅亭并稱“國內(nèi)三大銅亭”。亭系銅鑄件,仿木結(jié)構(gòu),重檐歇山式,為中國幾座著名銅亭(北京頤和園寶云閣、武當(dāng)山天柱峰頂金殿、昆明金殿)之一。泰山人文景觀之二絕——秦刻石,也稱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