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古道起訖(途徑)地點:下莊村(紅軍炮臺)、紅軍墓、銀嶺關(guān)、壕嶺關(guān)、號嶺紅豆杉古樹?傞L度:15公里概況及主要特點:銀嶺關(guān)--壕嶺關(guān)古道路位于浙江省開化縣楊林鎮(zhèn),毗鄰浙贛交界處,距縣城50公里。開化歷代設(shè)有多處關(guān)隘,僅楊林鎮(zhèn)范圍內(nèi),在地勢險要山口,就有白沙關(guān)、小關(guān)、銀嶺關(guān)、犁嶺關(guān)、菱塘關(guān)、歇嶺關(guān)、霞關(guān)等處,壘砌石城,警戒戍守,而銀嶺關(guān)、壕嶺關(guān)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舊關(guān)隘遺址。銀嶺關(guān)、壕嶺關(guān)分別位于……[詳細] |
開化新四軍整編舊址位于開化縣城關(guān)鎮(zhèn)、華埠鎮(zhèn),年代為1938年。開化是“錢江之源”,也是“鐵軍之源”。1938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副書記的陳毅,帶領(lǐng)部隊到皖浙邊偵查敵我態(tài)勢,認為開化具備新四軍集結(jié)“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1938年2月中旬,陳毅率軍部機要人員和戰(zhàn)地服務(wù)團一行二十余人,從皖南啟程到開化,組織領(lǐng)導新四軍一、二、三支隊的集結(jié)組編。集結(jié)地舊址有開化縣華埠鎮(zhèn)香泡樹底……[詳細] |
下界首青瓷窯址位于華埠鎮(zhèn)下界首村東北300米·宋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布面積約2100平方米,堆積厚度不等。1982年2月發(fā)掘,生產(chǎn)器物主要有韓瓶,胎色灰青,釉層薄,色青綠。其次是碗,胎色紅褐。窯床已毀。窯具僅見束腰形圓柱墊具和墊餅。……[詳細] |
崇文書院遺址位于大溪邊鄉(xiāng)陽坑口村后山·南宋—清·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jù)光緒《開化縣志》載:“西巖,縣北六十里,高十余仞,廣倍之;洞頂有清泉一線,濺滴不絕。左側(cè)有小口,光自內(nèi)出,屈身可進數(shù)十步,別開一境。深五丈余,舉首有天可窺。少監(jiān)程俱常隱此。同治間創(chuàng)建崇文書院于巖前!睖匚跤性姡后义烨锝嫉玫眯,天然小墅傍巖成。云煙古洞藏何處,孤鶴空山怨有情。于此婆娑宜老子,好將講讀治諸生。年來尚記兒時事,燈……[詳細] |
敦怡堂,建于清·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北朝南,共有三進,各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占地面積約469平方米。第一進戲臺。第二進大廳前金柱枋上雕刻八寶圖案非常精美。第三進有樓。大門框用青石條構(gòu)筑,門楣上方有磚雕,題材內(nèi)容豐富,形象生動,其中有“蘿蔓世家”四個大字,但破壞嚴重。該村都姓余,據(jù)《余氏宗譜》載,這里原來系宋代著名軍事家、兵部尚書余玠的故鄉(xiāng)。余玠,字義夫,號樵隱。世居金水芳山。淳右……[詳細] |
龍?zhí)垢G址位于蘇莊鎮(zhèn)龍?zhí)勾鍠|山坡上·元—清·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布面積約7500平方米,瓷片及窯具等堆積厚度1-2米不等。主要有碗、盤、爐、盞等。多數(shù)是青花,其次是白釉、影青、褐釉等。碗、盤底部多有澀圈。青花紋飾主要為花草和文字。尚存窯床遺跡。窯具有匣缽、墊餅。據(jù)1988年《開化縣志》大事記記載:元至正年間,蘇莊建立100多座圓窯制瓷工場。……[詳細] |
永言堂位于塘塢鄉(xiāng)正大村內(nèi)·清代末期,面積705平方米·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座南朝北,有戲臺、大廳、后堂共三進。進間設(shè)天井,二、三進間天井精工砌筑。第一進戲臺,羅鍋式山墻,明、次間為五架抬梁式。第二進大廳硬山頂有望板,徹上露明造。面闊五間,通面闊17.8米,通進深8.05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帶前、后廊,三架梁兩端飾云頭。前檐柱牛腿上有裝飾性斗拱。柱礎(chǔ)有鼓形和方形兩種![詳細] |
愛日堂位于大溪邊鄉(xiāng)墩上、墩下村內(nèi)·清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北朝南,依次為戲臺、大廳、后堂三進。四柱三間五樓牌樓式大門,上有磚雕“宋名臣第”匾額,整個門樓嵌滿各種題材磚雕。第一進戲臺,天花上有彩畫,檐柱牛腿均為人物故事。第二進面闊三間,通面闊13.1米,通進深11.85米。明間兩縫為五架前卷棚后單步梁,金柱用雕花八角形石柱礎(chǔ),下置覆盆。硬山頂。第三進樓1964年重建。建筑背山面水,正門外臨溪……[詳細] |
鳴鳳堂位于齊溪鎮(zhèn)余家村·清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西朝東,依次為戲臺、大廳、后堂。第一進戲臺,戲臺上方藻井上有壁畫,并有“樂韶舞”、“歌應(yīng)南風”匾,整體結(jié)構(gòu)完整。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0.75米。梢間山墻上有人物故事壁畫。有余氏宗譜存![詳細] |
余氏祠堂位于蘇莊鎮(zhèn)余村內(nèi)·清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西朝東,有戲臺、廳、堂三進,中隔天井,天井兩邊為廂房。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8.95米,通進深8.5米。明、次間兩縫皆為五架前卷棚,三架和五架梁均用雕花平盤斗拱支托童柱,牛腿雕獅子戲球。硬山頂![詳細] |
思本堂位于何田鄉(xiāng)晴村·清咸豐八年(1858)·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北朝南,尚存兩進,門樓1966年重修。第二進大廳,面闊三間,通面闊12.7米,通進深9.7米。明間兩縫五架前雙步后單步梁,前后平身科置斗拱兩攢,承托挑檐,兩邊有丁頭重拱。各進懸掛匾額一塊。石柱礎(chǔ),下置覆盆。硬山頂![詳細] |
繼述堂,汪氏宗祠,位于馬金鎮(zhèn)石柱村內(nèi)·清·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西朝東,共有戲臺、廳、堂三進,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4.2米,通進深6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式,牛腿雕刻人物故事。第三進地面高出0.8米,梁架與二進同,雀替丁字形。整座建筑河卵石砌墻,三合土地面![詳細] |
太和堂位于黃谷鄉(xiāng)方田村內(nèi)·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平面縱長方形,座西朝東,共三進,依次為戲臺、大廳、后堂,均五間。通面闊16.3米。四柱三間五樓牌樓式大門。第一進戲臺兩邊有廂房。第二進通進深8.6米,明、次間兩縫均為五架前卷棚后單步梁。明間額枋上掛“太和堂”匾。瓜楞形柱礎(chǔ),下置覆盆。硬山頂。第三進有樓,地面高出二進0.31米,屋面與二進同。此村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祭“毛令公”![詳細] |
霞山鐘樓位于馬金鎮(zhèn)霞山二村內(nèi)·民國·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明弘治年間始建,咸豐丁巳年(1857)毀,后幾經(jīng)修建,F(xiàn)建筑為民國年間重建,座南朝北,四方形三層木結(jié)構(gòu),面積108平方米。面闊、通進深各三間,通面闊、通進深均為10.4米。重檐歇山頂,內(nèi)有天花,梁架不詳,共用柱16根,天花上掛明萬歷銘文大鐘一口。東、西山墻各嵌民國碑刻1通。……[詳細] |
集賢祠位于長虹鄉(xiāng)霞塢村·民國·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西朝東,共有三進,依次為戲臺、廳、后堂,占地面積約340平方米。第一進戲臺,臺前檐柱為減柱造法,雀替雕刻人物。一、二進間天井兩邊廂房有樓。二進為廳,大廳面闊三間,通面闊14.45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前雙步,后單步,雀替為圖案裝飾。脊瓜柱下,有花瓣形平盤斗。第三進為堂,其案架高出二進梁架。屋頂乃硬山頂,陰陽合瓦,有滴水瓦當。四柱三間五樓牌坊式……[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