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才納風景區(qū)AAA 西藏腹地、拉薩河下游、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有個叫曲水的地方,當?shù)乩习傩瞻堰@個地方叫“才納”,藏語的意思是文成公主送來花海藥城的意思。文成公主帶來的種子在這個地方長的非常好,便由此來紀念文成公主。歷史資料記載1300年前在藏地迎接來了一位對漢藏友誼、吐蕃社會的進步影響非常大的人“文成公主”,她給藏民族帶來了佛像、經(jīng)書、造紙、釀酒、等等技術。其中就有500駝糧食、藥材、花的種子,但是由于環(huán)境惡劣整個藏地……[詳細] |
曲水大橋位于西藏曲水縣城西雅魯藏布江上,從拉薩出發(fā),沿拉薩河向西南行駛約60公里到曲水大橋。過大橋沿雅魯藏布江向東行駛約40公里即到貢嘎機場,往右走就是去羊卓雍錯的道路。曲水大橋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極具戰(zhàn)略地位。是拉薩通往貢嘎機場的咽喉要道。著名的318國道從橋北穿過,東段直通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西經(jīng)日喀則南下樟木口岸通達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即中尼公路和新藏公路。北經(jīng)堆龍德慶縣連接青藏公路,橋南聯(lián)系廣……[詳細] |
該寺坐北朝南,前后兩進,11世紀中葉,古印度高僧阿底峽前來西藏傳教。該寺主供阿底峽由印度帶來的度姆佛像,稱為卓瑪拉康,意為“度姆佛堂”。寺廟規(guī)模不大,但建筑別致,林木蔥郁,歷史悠久,主殿建筑及佛像、壁畫等為歷史遺留下來,保存完好,還保存有多個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寺內(nèi)有兩座佛塔,相傳一座是阿底峽骨灰,另一座是邊巴索朗堅贊的骨灰,到卓瑪拉康朝佛的信教群眾都會委派一人到此朝拜或親自到此朝拜。該寺地處拉薩……[詳細] |
拉薩河特大橋是青藏鐵路標志性工程之一,橫跨拉薩河上,總長940.85米,主跨108米。主橋采用五跨連續(xù)橋梁和中間三跨連續(xù)鋼拱組合體系,引橋采用預應力砼連續(xù)箱梁形式。地址:拉薩市曲水縣122鄉(xiāng)道,連接機場高速。類型:橋游玩時間: 建議10-15分鐘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
俊巴漁村隸屬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曲水縣,是一個位于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附近的小漁村,也是西藏自治區(qū)僅有的一個時代以打魚為生的漁村,家家戶戶以打漁為主?“痛迨俏鞑刈灾螀^(qū)僅有的一個時代以打魚為生的漁村,家家戶戶以打漁為主。有一點奇怪的是,西-民群眾信仰藏傳佛教,有水葬的習俗,因而把魚作為自己的祖先和神靈膜拜,終身不食魚。(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這樣了,有很多人已經(jīng)不會忌諱這個了,當然也還是有很多人保留這樣的習……[詳細] |
薩瑪扎寺薩瑪扎寺(桑央寺)位于才納鄉(xiāng)境內(nèi),寺廟依山而建,散落在半山峭壁的平坦處,氣勢磅礴,巧奪天工,集中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勤勞智慧![詳細] |
卓瑪拉康在拉薩市西南25公里由水縣聶當鄉(xiāng)。該寺坐北朝南,前后兩進,11世紀中葉,古印度高僧阿底峽前來西藏傳教,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在拉薩西約30公里的聶塘地方去世。翌年,由其弟子仲敦巴主持,龐頓出資修建的。寺廟規(guī)模不大,但建筑別致,林木蔥郁,F(xiàn)寺內(nèi)有河底峽的塑像、壁畫和埋葬阿底峽衣冠的佛塔等。主供阿底峽由印度帶來的度姆佛像,稱為卓瑪拉康,意為“度姆佛堂”。由于該寺地處拉薩至貢噶間之要沖,交通……[詳細] |
雄色寺 紅教古剎雄色寺,坐落在拉薩河南岸的束妻山半坡上,環(huán)境清雅,灌木環(huán)繞,林中棲息著飛禽走獸。該寺建成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為全縣最大的紅教尼姑寺。雄色寺在十八世紀被準噶爾蒙古人摧毀,后由吉尊仁波齊重建了該寺。說到這個“吉尊仁波齊”,她是西-史上的傳奇人物。距今80年前,一個乞丐模樣的老太婆突然出現(xiàn)在雄色寺遺址上,她在這里修行、募捐、念經(jīng),發(fā)誓要重修雄色寺,她被人們尊為“瑪尼洛欽”(即誦六字真……[詳細] |
拉日則阿峰拉日則阿峰意為“神山五峰”。在拉薩市曲水縣境內(nèi),位于縣城東北。山麓有農(nóng)田和天然牧場。種有青稞、小麥、油菜等農(nóng)作物;放牧有牦牛、犏牛、綿羊、山羊等。產(chǎn)蟲草、麝香等珍貴藥材![詳細] |
降曲林寺,在拉薩市之曲水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東北的拉薩河下游地方,風景秀雅。降曲林寺,由噶舉派藏巴嘉熱·益西多杰于1189年創(chuàng)建。據(jù)說初建寺時,適聞雷聲,藏語呼雷為主,后遂以主名寺。從此寺所出傳承即稱“主巴噶舉派”。主巴噶舉創(chuàng)始于帕木竹巴的弟子林熱·白瑪多吉,形成于林熱·白瑪多吉的弟子藏巴嘉熱·益西多杰,后來又由藏巴嘉熱的兩位弟子洛熱巴(1187~1250)和郭倉巴(1189~1258)分別形成上主……[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