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南市 > 歷下區(qū)旅游

歷下區(qū)景點介紹

  太平寺街位于舊城西門里,南起西門內大街(今泉城路),北與西城根街相連,因街西舊有太平寺而得名。明清時期,因東鄰的高都司巷盡設錢莊票號,這條街便成為鏢局的聚居地。上個世紀中期以后街上的房舍大都為民居。2002年隨著泉城路拓寬,除街上的個別小院外,其余全部拆除![詳細]
  泉城路的改造已經(jīng)完成并開街了,這條商業(yè)街在拓寬改造中的利弊得失,盡可見仁見智;而作為一條剛剛改造完畢的商業(yè)街,濃厚的人氣和商業(yè)氛圍恐也難在短時間內達到人們的預期。但當你踏上那排列整齊的石板路面時,是否聽到了自千萬年前一直響到今天的泉水的歡鳴?當你面對芙蓉街口的五彩的牌坊時,是否看到了老殘先生那一閃而過沒入老城的身影?當你仰視那些融合了古典傳統(tǒng)、歐式風格與現(xiàn)代氣息的沿街建筑時,是否感受到了古城濟南那……[詳細]
  據(jù)考證,目前分布在全國已知的文廟中,除山東曲阜孔廟、江西萍鄉(xiāng)文廟、南京六合文廟、蘇州文廟外,始建年代都晚于濟南府學文廟,加之其巨大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可見濟南府學文廟在全國地位之重要。自2005年9月10日正式開工,歷經(jīng)5年精心維修的濟南府學文廟已于2010年09月28日全面竣工。濟南府學文廟坐落于濟南市歷下區(qū)明湖路248號,北臨大明湖,臨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濟南府學文廟創(chuàng)建于宋熙寧(公元1068-1……[詳細]
  解放閣是“泉城”——濟南市的著名景點,位于原濟南舊城城墻東南角,黑虎泉東側,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閣址為1948年濟南戰(zhàn)役,人民解放軍攻克濟南時(1948年9月24日)的攻城突破口處。后舊城城墻因城市建設而拆除時,濟南人民特意在這里的舊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壯觀的解放閣,以紀念濟南解放。1965年建成10米高的石砌臺基,后因“文革”停建。1985年于臺上建閣,1986年9月24日落成。解放閣為山東省省……[詳細]
  濟南市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濟南市文物局),創(chuàng)建于1958年12月。館址座落于歷下區(qū)經(jīng)十一路30號,風景名勝旅游景點千佛山公園西側,1997年正式投入使用。館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1998年被濟南市正式公布并授牌為濟南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山東省正式公布并授牌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被濟南……[詳細]
  漿水泉公園(在回龍山、老虎山腳下,因有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漿水泉坐落在回龍山腳下便命名為漿水泉公園。)漿水泉公園位于濟南市歷下區(qū)姚家鎮(zhèn)內東外環(huán)路怪坡東南約1000米處。在回龍山、老虎山腳下,因有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漿水泉坐落在回龍山腳下便命名為漿水泉公園。乘坐49路公共汽車到漿水泉下車,再步行300米就到達漿水泉公園。公園占地面積5000多畝,以公園水庫為核心,東、西、南三面有山相圍。水庫占地面積……[詳細]
  辛稼軒紀念祠辛稼軒紀念祠位于濟南市大明湖南岸遐園西北側。又稱辛棄疾紀念祠。原址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所建的李公(李鴻章)祠,1961年修葺改為辛稼軒紀念祠,1980年重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為民房建筑形式。大門正中懸掛辛稼軒紀念祠匾額,為陳毅所書。東西房懸掛辛棄疾詞作、配畫,過腰門兩側均為抄手游廊,正廳為券棚頂式,廳前抱柱楹聯(lián)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為郭沫若手書……[詳細]
  李清照紀念堂李清照紀念堂位于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1956年始建,1959年12月建成開放,1980年重修。為中國古典民族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內設正廳,配有耳房、曲廊,院中布有溪亭、疊翠軒及奇花異草,庭院清靜幽雅。正廳內陳列李清照塑像、生平事跡及各種版本著作。紀念堂匾額及門兩側楹聯(lián)為郭沫若題詞并手書,橫額是李清照紀念堂,楹聯(lián)為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詳細]
  歷下亭湖心亭之東,是大明湖中最大的島,島上綠柳環(huán)合,亭閣掩映,歷史久遠的歷下亭就巍立于小島之上。小島面積約4160平方米。因歷下亭是名聞遐邇的海右古亭,所以人們也就習慣將整個小島及島上建筑統(tǒng)稱為歷下亭。因其南臨歷山(千佛山)故名歷下亭,亦稱古歷亭。歷下亭建造年代久遠,位置也幾經(jīng)變遷。北魏至唐代,歷下亭在五龍?zhí)短,稱客亭,是官府為接迎賓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稱歷下亭。早在開元年間就與杜甫在長安結為忘年交……[詳細]
  登州泉位于趵突泉公園內,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詩》均收錄。傳說因水脈通登州而得名。池長3米,寬2米,深4米。周圍有深度、結構與之相同的環(huán)池,建矮墻圍欄,北有暗管通杜康泉。濟南眾多的泉水中,噴涌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但看起來最與眾不同的應是登州泉了。游走于趵突泉公園和萬竹園之間,翠竹瑟瑟,忽見平地凸起一池,且泉池造型獨特,長方形的泉池中池中有池,外池內壁刻有“登州泉”三個蒼翠的大字,泉水從內池溢出后……[詳細]
  濟南解放戰(zhàn)爭在我國戰(zhàn)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為永久紀念這一偉大勝利,緬懷先烈,在濟南解放50周年之際,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山東省人民政府將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擴建為濟南解放紀念館。濟南解放紀念館要具有歷史博物館的特征,是一處重要的有地方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向群眾提供知識和藝術欣賞的文化教育場所。紀念館建在解放閣內,位于濟南市中心,以青山為依托,建筑規(guī)模宏大,設計造型莊嚴雄偉,歷史地看……[詳細]
  環(huán)城公園于1986年10月建成,全長6.2公里,面積40.7公頃,沿濟南舊城護城河,以碧水綠帶為主體,把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五龍?zhí)、大明湖串?lián)在一起,形成別具特色的湖山泉水園林中心。公園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東護城河,以植物景觀為主的四季花園景區(qū),分為春、夏、秋、冬四區(qū);二是西護城河,河的南段為“五三”花卉紀念園,河的北段為泉溪水景園;三是南護城河東段是以黑虎泉為主的泉石園。解放紀念閣坐落在環(huán)……[詳細]
  山東省科技館位于泉城廣場東側,是以“人類·探索·創(chuàng)新”為主題,融展示與參與、科普與教育、制作與收藏、旅游與休閑為一體,面向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科普教育場所?萍拣^內具備學術交流、科普報告、天象觀察、4D電影放映、科普展品研制、青少年科技制作、科普大篷車等內容和功能,是傳播科學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和窗口。貼士:4D電影院是山東省科技……[詳細]
  泉城廣場位于市區(qū)中心,是濟南的中心廣場,也是一座集文化娛樂、綠化休閑和商業(yè)購物為一體的大型現(xiàn)代化廣場。廣場西臨趵突泉、南望千佛山、北靠護城河,將城市的輪廓線集中展現(xiàn)給游人,將最能集中體現(xiàn)泉城特色的幾大景點納入廣場視覺內。廣場呈長方形,東西長約780米,南北寬約230米,占地16.7公頃。自西向東主要由趵突泉廣場、濟南名士林、泉標廣場、下沉廣場、頤天園與兒童樂園、濱河廣場、四季花園、荷花音樂噴泉、文……[詳細]
  建立于1977年6月,屬山東省文化廳領導的國家事業(yè)單位,地處濟南市歷下區(qū)青年東路10號,占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有2300平方米的展覽大樓和2000平方米的辦公樓房。設有展覽部、美術創(chuàng)作部、年畫研究部、群眾美術工作部、保管部、辦公室、行政科7個職能部門。山東省美術館屬造型藝術博物館,是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事業(yè)。具有收藏陳列美術精品、滿足群眾審美需求、組織學術研究,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等多項職能。山東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