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措是一個美麗而幽靜的高山湖泊,遠遠看去湖水一半綠一半藍,那是因為它的一邊倒映著青山,而另一邊倒映著藍天,湖的四周環(huán)繞著草灘、沼澤和無數(shù)的小海子。每到春夏繁殖季節(jié),能看到成群的黑頸鶴在水邊起舞,在草叢中安家,最多時大概有上百只。頸鶴是唯一的高原鶴類,目前世界上僅存500只左右,瀕臨滅絕。除黑頸鶴以外,白唇鹿也是僅存于青藏高原的珍稀野生動物之一。據(jù)中外專家考察認定,石渠境內金沙江流域的高山生態(tài)區(qū)是……[詳細] |
扎溪卡是四川最大的草原,“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語別稱,意為“雅礱江邊”。在扎溪卡草原,你會被它那氣勢磅礴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深深打動,它的原始、純凈、蒼茫與悠遠,有一種大美不言的深沉韻味。8月的草原水草豐美,野花遍地,帳房點點,牛羊成群,就連草原上的風都帶著一股醉人的氣息。每年的6至9月,是草原最美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來到扎溪卡,正趕上當?shù)亍八巫印钡暮脮r候。這時候的草甸上星星點點搭起了許多蘑菇似的白帳篷,……[詳細] |
色須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在甘孜州石渠縣瓦土鄉(xiāng)。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創(chuàng)建。原寺占地4.67萬平方米。有大經堂5所,轉經樓2幢,殿、堂、僧房1000余間。內藏鍍金佛像2萬余尊,其中銅雕鍍金強巴佛,高數(shù)丈,僅次于西藏日喀則的強巴佛,是我國第二大銅佛。有藏經《甘珠爾》50余套。寺內壁畫精美鮮麗。全盛時有寺僧1200人!0”中寺廟被拆毀。1981年批準開放并撥款整修,已新修經堂、轉經筒等,入住……[詳細] |
白玉薩瑪王朝遺址位于沙馬鄉(xiāng)境內德托村山后。遺址呈長方形,基址周長220米,從殘石土坯尚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連,門徑相通,中間有一庭院。據(jù)史書記載,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馬兒干軍民萬戶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史稱“薩瑪王朝”或“薩瑪政權”。公路兩旁建筑物的瓦隨處可見。……[詳細] |
山巖,藏語為“地勢險惡”之意。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南部,擁有據(jù)說是金沙江上游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江對面是西藏,江這邊是四川。金沙江在這一段是川、藏間的天然河界。湍急的江水與橫斷山脈的崇山峻嶺將這一帶長久與外界隔開,成為一方秘境。山巖與西藏隔江相望,江邊的山道海拔2000多米,湍急的江水和橫斷山脈的崇山峻嶺讓這一帶成了一方秘境。從白玉縣出發(fā)往山巖,整段長56公里的公路上要翻過海拔5000多米……[詳細] |
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在甘孜州白玉縣麻邛鄉(xiāng)。原屬嘎拖寺下院,清乾隆七年(1742年)曼德仁珍青波始建。咸豐五年(1855年),-朱巴仁波義得清真上師0心髓傳授,始成為專門弘傳0心髓的中心,譽播海內外,國內各地及印度、錫金、尼泊爾、不丹諸國的各派僧人、俗人常來此求學,不丹國王和王后也先后親臨朝拜,名重一時,F(xiàn)寺占地1平方公里,有大雄殿、靈塔室、經堂、轉經堂、文物室等。1982年批準為開放寺廟。保護范圍……[詳細] |
嘎拖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六大寺院之一。在這六大寺院中,以敏竹林寺與嘎拖寺最著名。嘎拖寺由-第三勝生寧瑪派高僧嘎·當巴德西于1159年創(chuàng)建,全名:“嘎拖多吉頂寺”!案峦稀睘椴卣Z譯音,意為“嘎上面”:“多吉頂”意為“金剛座”。傳說原寺址上有一巨石,石上天然造就一藏文“嘎”字,故名嘎拖,又因傳說該地受蓮花生大師3次開光,八尊蓮師在這兒修行,其加持力與印度金剛座同:故名金剛座。嘎拖寺文物主要有格薩……[詳細] |
雍錯湖在甘孜州白玉縣境內。雍錯湖長七八公里。月牙形的湖面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幻著耀眼的色彩,在茂密的樹林掩映中與九寨溝有些相似。無風的日子里,湖面平靜得如同一面碩大的鏡子,映照著雪山、森林和多彩的樹林,引人遐想。……[詳細] |
阿須草原位于德格縣東北部,距離德格縣城206公里,距離馬尼干戈120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連接竹慶、浪多、阿須等地,總面積達八萬五千多公頃。整個阿須草原山青水秀,地表坦蕩,遠處山巒環(huán)繞,著名的雅礱江穿流而過。阿須草原是嶺·格薩爾王出生成長并征戰(zhàn)一生的主要地區(qū),是嶺·格薩爾王的誕生地。嶺·格薩爾王出生于公元1038年,逝于1119年,享年81歲。格薩爾自幼家貧,與母親相依為命,以放牧為生,16歲……[詳細] |
薩迦派更慶寺位于德格縣城(更慶鎮(zhèn))文化街東端,于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由德格家族第三十六代博塔·扎西生根和西藏香巴噶舉名僧唐東杰波主持首建了位于司根龍的經堂,以唐東杰波名字取名為湯甲經堂。明末清初,第六代德格土司嘎馬松執(zhí)政期間,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開始興建規(guī)模龐大的更慶寺主寺。歷經第七代土司向巴彭錯至第八代土司根嘎彭錯執(zhí)政期間,更慶寺工程才算基本完工。清雍正年間,第十二代德格土司登巴澤仁又大……[詳細] |
公元1181~1189年間,止貢巴·仁欽貝造其弟子巴登向秋能巴由西藏止貢替寺赴八邦傳演止貢噶舉教義,并主持修建了八邦寺的前身一二兄里寺大殿上座,在太殿鄰近的兩個山頭分別建起“著郎干”講學院和“五且”坐經院。寺廟舉行法會,則集合僧侶在曲池西(今鄉(xiāng)政府駐地)講經授法。16世紀中葉,兄里寺被一名叫“阿熱”的炊事僧人失火焚毀。清初,從西藏阿里云游至德格的薩迦高僧赤稱俄熱看中了八邦“三象戲水”的奇麗地形,在……[詳細] |
嶺·格薩爾王廟就建在吉蘇雅給康多的那塊酷似青蛙的巨石旁。據(jù)有關資料記載,該廟建于清道光年間,是當時的林蔥土司為紀念自己的先賢,特地在嶺·格薩爾降生的地方修建的,同時還委派當?shù)刂母连敻僚e派寺廟--岔岔寺的-管理,所以,格薩爾王廟便成為岔岔寺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相距大約為一公里左右。據(jù)說當時的格薩爾王廟內除塑有嶺·格薩爾跨馬征戰(zhàn)的威武銅像,嶺·格薩爾的愛妃珠牡和大將丹瑪、辛巴等的泥塑像外,還有……[詳細] |
德格印經院AAAA 素有“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qū)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的德格印經院,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0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縣城(更慶鎮(zhèn))文化街,199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是中國藏區(qū)三大文化……[詳細] |
贊多高原湖泊群,位于新龍縣雄龍西鄉(xiāng)西北部90公里的大草原上,海拔在4690米,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百余個,(其中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有20余個)站在山巔眺望,星落密布的湖泊,象鏡子被打碎的碎片分散撒落在石林草叢間,在陽光的照射下,發(fā)出波光粼粼的亮光。在走過這大大小小的湖泊,來到贊多高原湖泊群源----黑海(藏語為贊多措那馬)。剛到此處,一眼望去,其色如墨,四周草綠花開,遠山起伏,猶如一幅濃淡……[詳細] |
卡洼洛日雪山是新龍縣最高山峰,海拔5992米。位于新龍縣北部日巴鄉(xiāng)的雅礱江之東,是當?shù)夭刈逅拇笊裆街唬翱ㄍ萋迦丈健辈卣Z意為終年積雪不化。該山由灰?guī)r、白云巖、紅色沙巖夾泥灰?guī)r組成,山巒起伏,群峰崢嶸,有現(xiàn)代冰川發(fā)育,角峰、塔峰林立,終年白雪皚皚,景色壯觀,主峰直插云霄,早晚云霧繚繞。山域內森林資源豐富,有云杉、冷杉、松柏、樺木、高山松和灌木林,還有盤羊、鹿、獐、麂等。盛產蟲草、知貝母等名貴藥材![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