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寺澄靈塔坐落于正定縣城生民街東側臨濟寺內(nèi),俗稱青塔、衣缽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澄靈塔高30.7米,密檐式實心塔。塔下為寬廣的八角形石砌臺基,臺基之上設須彌座,其束腰部分雕飾極其富麗的奇花異鳥圖案,其上為仿木構磚雕斗拱、平座、欄桿;再上即磚制三層仰蓮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層甚高。正面設對開式拱形假門,側面飾花欞假窗。轉角處作圓形倚住。塔身的八層檐相距甚近,給入以重檐密布之感。從整體看,除第……[詳細] |
臨濟寺坐落在河北省正定縣城內(nèi)。原址在城東南的臨濟村,因瀕臨滹沱河渡口,改名“臨濟”。1983年國務院確定其為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寺院。據(jù)《王定縣志》記載:“臨濟寺,東魏興和二年(540年)建,早於臨濟宗”。唐大中八年(854年),義玄法師住持臨濟寺,并在這里弘揚臨濟宗禪法。他提出“三亥”、“三要”、“四料簡”、“四照明”等參禪原則和宗旨,通過師徒問答的方式,了解對方悟境深淺,然後根據(jù)悟境深淺程度的不同……[詳細] |
大佛寺天王殿南端,有一座宏偉壯觀的雙龍照壁。這照壁由綠色琉璃磚瓦砌成,東西長22.9米,高6.8米,厚1.2米,。四角用綠色琉璃瓦。蓋帽,起脊處有飛禽走獸裝飾。照壁的前后心均為菱形,中間為琉璃浮雕二龍戲珠圖,烘托浮雕的整個場面為大紅色,遠遠望去給人以金碧輝煌、富麗堂皇之感。這照壁絕妙之處,就是那兩條栩栩如生的蚊龍。人們站在浮雕前,細細觀看,覺得這龍似乎有了生命,有了靈魂。它那踏波蹈浪之雄姿,吞云吐……[詳細] |
穿過大覺六師殿舊址,便是摩尼殿。摩尼殿建于宋仁宗元年(元公元1052年),重塘歇山頂,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四面正名五花大閣殿。象這樣的巧妙布局建筑特點,在國內(nèi),為一孤例。摩尼殿內(nèi)正中須彌臺上,有五尊金裝異彩的佛像,中央是釋迦牟尼說法坐像。左側站著弟子迦葉,象一位嚴肅的老僧;右側站著弟子阿難,文靜溫順,象是一位善人。這三尊佛像都是宋代原塑,實屬珍品。在坐像兩旁以瓔珞寶珠,飛天彩帶為裝飾的文殊、普賢這兩……[詳細] |
走進大佛寺,穿過大覺六師殿遺址,便是摩尼殿就在這摩尼殿后面,在懸空的五彩泥塑假山中間,有一尊明代成化年間的彩塑觀音像。這觀音頭戴金光閃亮的寶冠。身披五彩繽紛的瓔珞。臉龐秀麗,慈善端莊,向你微笑,細眉之下,那雙智慧深邃的眼睛,閃爍著洞察人間善惡的眼睛,閃爍著洞察人間善惡的光芒。這眼神又微微向下俯視,使她的目光恰好與禮佛者在仰視時形成感情上的交流。這倒座觀音,一腳踏著含苞待放的蓮花,一腳輕輕踞起,兩只……[詳細] |
戒壇位于摩尼殿之北,平面呈方形,面寬五間,進深五間,面積為302.76平方米,高17.7米,為明代所建,F(xiàn)在自石臺以上為清乾隆年間所建,四角攢尖頂,四面均出檐三層,壇內(nèi)置有雙面銅佛一尊,南為阿彌陀佛,北為藥師佛。明朝弘治6年(1493)鑄造。前來大佛寺參觀的人,見到這尊佛像,總是提問:為什么要鑄成雙面佛呢?《維·摩經(jīng)》上說,我國人民對藥王的說法不一,有的說藥王是扁鵲;有的說藥王是孫思邈;還有的說是……[詳細] |
正定大佛寺不但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寺內(nèi)保存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素有“大佛寺九絕”之稱。慈氏閣便是九絕之一。它座落在大悲閣東側,座東面西與轉輪藏相對。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屬北宋二層樓閣式建筑。元、明、清進行過不同程度的重修。慈氏閣內(nèi).立一尊約七米高的彌勒菩薩雕像;為宋代用獨木雕刻而成。佛教中彌勒梵語為姓,譯為慈,所以人們都稱為慈氏菩薩。相傳修慈氏像所用之獨木,系五臺山一神木![詳細] |
轉輪藏閣,位于大悲閣右側,座西面東,平面和外觀與慈氏閣相同。創(chuàng)建于北宋,為單據(jù)歇山頂二層樓閣。建筑手法保留著突出的宋代特點。歷代均有過不同程度的修茸。1956年國務院撥款落架重修,拆除了明代重修時所添腰檐,恢復了北宋時建筑的原貌。這閣采用了大彎梁和插柱造手法,有極高的科學價值。閣內(nèi)上層置放一直徑七米的八角形木制轉輪藏,上層罩金裝木雕佛三尊。這轉輪藏即為轉動的藏經(jīng)櫥,是佛教取0常轉,自強不息之意,比……[詳細] |
大悲閣是寺內(nèi)主體建筑,五檐三層,高33米。始建于北宋開寶年間,原與東西兩側的御書樓、集慶閣相連,民國初年頂坍,1944年重修時,拆毀了兩側樓閣,猶如出世各項空;依欄俯視,令人眼寬胸闊,心曠神怡,望兩生畏。大悲閣內(nèi),正中矗立著一尊高大的銅鑄佛像。也就是人們常常說的正定府的大菩薩,也叫千手千眼觀音。大銅佛舉高22米,有42臂分別執(zhí)日、月、星、辰、裳帶、香花、寶劍、寶鏡、銀拂塵、金鋼柞等法器。這樣高大的……[詳細] |
龍藏寺碑在正定大佛寺大悲閣東南側。碑高二點二米,寬零點九米,碑文三十行,每行五十字。它對研究漢隸至唐楷過渡向的書法藝術和字體演變,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據(jù)《畿輔通志》記載:龍藏寺碑刻于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有人說刻碑比建寺還要早。碑上刻文,字面道勁寬博,開唐楷之先聲,有歐陽洵、虞、世南之體?涤袨樵凇稄V芝舟雙揖》中稱贊為“此六朝集成之碑”。,龍藏寺碑文為張公札所撰;可惜龍藏寺碑與張猛龍碑一……[詳細] |
大悲閣左右兩側,各有一座高大宏偉的龜馱石碑。西邊為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吁御賜碑亭,東邊為清圣祖玄燁皇帝康熙御賜碑亭。碑亭為黃琉璃瓦頂、重檐歇山式。清高宗碑亭是弘歷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巡幸五臺山,御駕親臨正定隆興寺,題寫長句后,刻碑立石的,時間為丙寅十月。留下了“龍騰故苑尋霸業(yè),獅吼初地禮0”的著名持句。清圣祖玄燁的御踢碑文,則是由當時的正定縣知事周元禮撰文后,康熙皇帝巡幸五臺山,路過正……[詳細] |
廣惠寺華塔,又名多寶塔。坐落在河北正定縣城內(nèi)生民街路東高阜之上原來的廣惠寺內(nèi)。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塔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主塔底層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狀小塔,小塔環(huán)抱主塔,高低錯落,主次相依,精巧華麗,壯觀秀逸。廣惠寺華塔位于河北省正定縣南大街路東。1933年4月,梁思成對該塔進行調(diào)查、拍照,1984年進行全面測繪。經(jīng)歷代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寺已不存,塔也殘破……[詳細] |
導游 主體正面為五層樓閣式建筑,并設有地下展廳。宮內(nèi)按照《封神榜》中的故事情節(jié)設置了40多個變幻莫測的場景,包括紂王女媧廟降香、軒轅墳三妖現(xiàn)身、九曲黃河連環(huán)陣、姜子牙開榜封神等,500多個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再加上現(xiàn)代化的聲光電效果,置身其中,有身臨其境之感。 介紹 位于正定市,根據(jù)我國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而建,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由11個大廳組成。整個建筑錯落有序,氣勢恢宏……[詳細] |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以北15公里。己有1600年歷史。建于東晉時土筑,北周時石砌,唐代擴建為土城,明朝后改為24華里的磚城。建筑風格體現(xiàn)了公元5世紀一19世紀前后中國的歷史文化特色,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來到古城正定,最為震撼的是夜晚的美景!正定被譽為“大佛之城”,這里的知名佛寺有開元寺、廣惠寺、臨濟寺、天寧寺、隆興寺。其中每個佛寺都有佛塔,夜晚在燈光的交相輝映下,格外耀眼,莊嚴,敬……[詳細] |
正定榮國府AAAA 榮國府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分為中、東、西三路,各路均為五進四合院,共有大小房間215間,游廊102間。府內(nèi)雕梁畫棟,小橋流水,夏秋之季,海棠、銀杏等枝繁葉茂,香飄數(shù)里,林木掩映下的各間房舍古色古香,從西部開始,依次可經(jīng)過垂花門、穿堂、花廳、賈母正房、鳳姐家;中路是府大門、外儀門、向南大廳、內(nèi)儀門、榮禧堂、后圍房;東路是王夫人院、賈赦院。榮國府主要景點有榮國府景區(qū)、寧榮街景區(qū)、曹雪芹紀念館等景觀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