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石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縣城西6公里處,為棠樾村的鮑氏家族旌表本族歷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筑群。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組成,跨村頭石板大道迤邐而建。其中三座為明代所建,四座為清代所建。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進村一端有鮑氏宗祠,祠內(nèi)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xiāng)”的御書對聯(lián)。牌坊群按“忠孝節(jié)義”順序排列,石牌坊粗壯簡樸,體現(xiàn)了徽派石雕風(fēng)格。在棠樾村頭,坐落著7座氣勢恢弘的古牌坊。這些牌坊按照“……[詳細] |
徽州古城——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徽城鎮(zhèn)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體建筑有仁和樓、得月樓、茶樓、惠風(fēng)石坊、徽園第一樓、過街樓、古戲樓等以及鑲嵌其間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樓百余間,是展示和體現(xiàn)徽州文化的重要實物建筑;罩荨耙桓h”格局始于唐大歷五年(770年)。自從晉太康元年(280后年)新安郡轄黟、歙、海寧、黎陽、遂安、始新六縣以后,歷有變動。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陽縣并入海寧縣,……[詳細] |
新安江山水畫廊AAAA 新安江山水畫廊 新安江山水畫廊風(fēng)景區(qū)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境內(nèi),全長約百里,是黃山——徽州古城歙縣——千島湖黃山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國家AAA-風(fēng)景名勝區(qū)。 峰回水轉(zhuǎn),江0現(xiàn)一座巨型石礁,這就是著名的“妹灘”;罩菖私(jīng)常在這里送別遠行的親人,特別是新婚的妻子,更是依依難舍,淚灑江灘,所以得名。景區(qū)特色 若四季游江,則景色各異。春天,兩岸山花爛漫,猩紅的、鵝黃的、絳紫的、雪白的、一團團……[詳細] |
雄村景區(qū)AAAA 雄村地屬于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是一座教育發(fā)達、人才輩出的古村落。景區(qū)位于安徽歙縣城郊,距離黃山50公里。被譽為“新安第一島,徽州最雄村”。雄村,古名洪村,元末曹姓家族遷入此地,取《曹全碑》中“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句,改名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遠歷史。雄村青山環(huán)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塊鐘靈毓秀、..黃山雄村景區(qū)雄村在徽州五千多個古村落中是最有歷史文化的,號稱“徽州最雄……[詳細] |
鮑家花園位于棠樾牌坊群邊,為人工開發(fā)的景點。主要有“盆景園”(含精品園、流派園、山石園)、大草坪、入口廣場、廣場鴿、徽文化展示館(書畫名家真跡、文房四寶等)、四季花園(植物景區(qū)、春廈秋科各色植物觀賞區(qū))、鄉(xiāng)土花園(黃山地區(qū)特色植物)、茶園坡、松林坡、觀魚池、游樂湖、垂釣湖、經(jīng)濟水生植物園(湖)、游船碼頭、山石瀑布、盆景培育基地、陶吧、茶樓、注作坊等游賞項目,以徽商私家園林為背景,以徽派盆景為主題,……[詳細] |
擱船尖是國家級3A名勝風(fēng)景區(qū),位于安徽省黃山歙縣金川鄉(xiāng)境內(nèi),與浙江省臨安、淳安兩縣交界,隸屬天目山脈的余脈白際山脈(綿延100余公里),民間稱為六甲靈山,有三十六道天門坎,四十八塘(村)。這里的石門完全天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后天人為賦予文化內(nèi)涵,每座山門都是陽爻(Yao)或陰爻,有的石門旁又隱著一道遁在土中的“陰”門,暗合奇門遁甲之?dāng)?shù),卦就是渡河的船筏,你要找到明教的山門,自然是要悉知生死之……[詳細] |
許國石坊位于安徽-黃山,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歙縣城內(nèi),是全國罕見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筑,立于萬歷十二年(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稱“八腳牌樓”。南北長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面積78.13平方米。許國(1527一1596),字維楨,歙縣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歷仕嘉靖、隆慶、萬歷三朝,萬歷十二年以云南“平夷”有功,晉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xué)士……[詳細] |
許村古名溪源、任公村。歷史悠久,南朝梁時,時任新安太守任氏即在此流連忘返,垂釣之余,更設(shè)許村十二景以寄:武岳凌云、文峰貫日、林嶂環(huán)青、黃山蘊秀、西溪漁唱、箬嶺樵歌、平畈朝耕、幽窗夜讀、任公釣臺、淮陽忠廟、沙堤晚翠、古寺晨鐘。這是最早對于許村山水風(fēng)光的記載。許氏為古歙縣巨族。唐以前,顏、任、楊、蔣諸姓先后移居該地。許姓先世祖知稠公徙居于此,嗣后人丁興旺,至今已逾四十代。宋王安石還曾為《古歙許氏宗譜傳……[詳細] |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義寧年間(617-618年),越國公汪華即遷于此,F(xiàn)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紹熙年間(1191-1194),州衙毀于大火,隨后重建。明初,衛(wèi)國公鄧愈改為行樞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復(fù)為府治。之后,正統(tǒng)、崇禎曾兩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約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著二堂。宋紹熙年間(1191-1194),州衙毀于大火,隨后重建。明初,衛(wèi)國公鄧愈……[詳細] |
歙縣博物館,系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位于安徽省歙縣新安碑園內(nèi)。1958年2月籌建,1961年并入縣文化館,1978年4月恢復(fù)建制,現(xiàn)有工作人員11人,設(shè)保管研究部、陳列部、保衛(wèi)部和館辦公室。歙縣博物館該館新設(shè)立的汪氏書畫展廳和金屬器展廳,從2008年5月18日開始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該館的新看點,F(xiàn)藏各種文物標(biāo)本3萬件,以瓷器、書畫、硯臺為特色。其中:字畫2564件,陶瓷器722件,古籍、善本書1917……[詳細] |
南譙樓位于歙縣縣城內(nèi)。始建于隋末,為歙州(今徽州)人汪華吳王府外子城的正門門樓。南譙樓是古代夜間向人們報時的地方,打更的鼓聲就是從譙樓傳向四面八方的。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南譙樓,是1997年,由國家文物局撥款重建的,它基本保持了木構(gòu)清代風(fēng)格,門闕為宋代風(fēng)格![詳細] |
檀干園位于歙縣西10公里唐模村。建于清初,乾隆年間修葺。曾是本村許氏文會館舊址。以門外溪堤遍植檀樹、紫荊樹而得名。又因園內(nèi)有人工湖,湖內(nèi)模擬杭州風(fēng)景,故當(dāng)?shù)孛耖g俗稱為“小西湖”。湖為清初唐模村一許姓富商所鑿,有三潭印月、玉帶橋、靈官橋、湖心亭、白堤等風(fēng)景,以供其母游樂。整個唐模村譽為“全村同在畫中居”。從唐模東向進村,有清代建筑八角石亭和同胞翰林坊。亭分上下兩層,四邊有虛閣,飛檐懸有鐵馬,風(fēng)吹錚錚……[詳細] |
斗山街位于歙縣城內(nèi),因依靠斗山得名,為文化歷史名城一級保護區(qū).徽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景點。建于明清時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楊家大院、古私塾許家廳、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古井、罕見的木盾牌坊一“葉氏鹵節(jié)坊”等等,猶如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向你娓娓講述著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鋪成的路面狹長,悠遠,宛如再現(xiàn)戴望舒筆下的“雨巷”……[詳細] |
許村古建筑群坐落于安徽省歙縣縣城西北20公里處許村鎮(zhèn)所在地——許村,地處黃山主脈箬嶺南麓。唐末,許氏遷居于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許村。明清時期,徽商興盛發(fā)達,村落建設(shè)迅速發(fā)展,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筑100余座。著名的有大觀亭、高陽廊橋、五馬坊、雙壽承恩坊、觀察第、大邦伯祠、大墓祠、大宅祠、許社林宅、許聲遠宅、許有章宅等。1996年許村整體申報成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qū)。2006年許……[詳細] |
陶行知紀(jì)念堂在歙縣城內(nèi)。紀(jì)念館舊為崇一學(xué)堂,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讀之所,內(nèi)陳有陶行知遺物和著名遺聯(lián)“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宋慶齡為陶行知紀(jì)念館題辭稱之為:“萬世師表”。陶行知紀(jì)念館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小北街。紀(jì)念館建成于1984年,由瞻仰廳、放像廳、書畫廳和5個大展廳組成。瞻仰廳正中是陶行知半身塑像,身后上方是宋慶齡題匾“萬世師表”,正面是毛澤東題詞“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屏……[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