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洞”三字為金庸先生所題。這是一個天然的山洞,因洞口山崖很像一只臥著的老虎得名叫“蟠虎洞”。為了繼承和弘揚新昌大佛寺的石窟藝術(shù),將這個天然的洞窟進行了加工、擴展,依據(jù)地勢構(gòu)建了1.1米至1.3米不等的五百羅漢,現(xiàn)稱“羅漢洞”。羅漢洞內(nèi)有五百羅漢加上滴水觀音、善才童子、龍女、悟道法師,一共504尊塑像,取自佛經(jīng)五百羅漢拜觀音的典故,表達的主題是祥和、平等、民主、自由。五百羅漢其神形夸張而幽默,賦……[詳細] |
新昌天燭仙境景區(qū)AAA 是新昌縣的一個新景點,在十里潛溪的天燭嶺腳,離縣城7公里。1998年9月竣工,新昌縣銀城房地產(chǎn)公司肇開我縣企業(yè)辦旅游的先河,在天燭嶺腳的蚱蜢頭山和孝天龍山的峽谷上,建造了長73米,高26米的水庫大壩,將山澗小溪之水匯成了一個湖泊—天燭湖。天燭湖集雨面積32萬平方公里,蓄水量達305萬立方,湖長3公里之多,時寬時窄,寬至幾百米,窄至幾米,彎彎曲曲,向幽谷延伸,湖水清純,碧波蕩漾。乘龍船、快艇,游客可……[詳細] |
距縣城西5公里。全境10多華里,景區(qū)以自然景觀為主,環(huán)境幽雅,澗流飛瀉,怪石林立,融峰、谷、洞、瀑、巖、湖等景致。潛溪,原名前溪,源出馬鞍山,經(jīng)楊坑、元岙至三溪合流納入新昌江。潛溪一帶,元岙至丁村一段風景最佳,溪水潛入磊石之下,在縫隙中奔涌,一灘巨石,兩壁懸崖,風聲水聲,訇然共鳴。沿岸石景星羅棋布,境界奇幻,融峰、谷、洞、瀑于一體,野趣天成。更有“萬松天燭”、“七盤坑”、“屏風巖”、“面壁巖”、“……[詳細] |
新昌是中央電視臺影視拍攝基地,射雕村即是在拍攝《射雕英雄傳》的基礎(chǔ)上,把大佛寺景區(qū)內(nèi)一個山灣擴展成為供游客參觀游覽、娛樂休閑的旅游地!吧涞翊濉比,這是金庸先生的手筆。牛家村;從入口進走過一段石板路,就是“牛家村”。村口有一射雕英雄青銅像;村內(nèi)設有曲三酒店、街面店鋪等;過小石橋還有一大水車,這是江南曾經(jīng)常見、現(xiàn)已消失的水碓、磨房,年糕就是在這里加工而成,游客可摻一包酥糖或榨菜做餡,慢慢品嘗這一民……[詳細] |
原建于唐開元年間,唐會昌五年(845)建立樓閣,五代重修,名“瑞像寺”、大中祥符元年(1008)賜名為“寶相寺”、至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佛閣三層五楹,取名“毗盧閣”,萬歷廿九年(1601)建無梁橋,現(xiàn)在的五層五楹為光緒十九年(1893)重建。大殿1981年大修,增塑文殊、普賢,重塑十八羅漢,主體建筑改為五層七楹,依崖而建,歇山頂,飛檐翹角,逐層退進成塔形,外觀雄偉壯麗而又精巧穩(wěn)重!板羞b樓”……[詳細] |
安溪-王家坪硅化木群地質(zhì)遺跡具有分布廣、賦存地層層位多、數(shù)量大、保存完好,徑桿粗大,外形各異,樹根形態(tài)優(yōu)美、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清楚等特點,是我國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硅化木群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景區(qū)沿山坡小路可觀賞不同姿態(tài)的硅化木群,同時又可暸望穿巖十九峰之宏偉壯觀的山水風光,集游娛觀賞、科普考察于一體。硅化木群出-已發(fā)現(xiàn)有85處,主要分布在回山鎮(zhèn)的下山村;鏡屏鄉(xiāng)的墳山腳;鏡嶺鎮(zhèn)的大用、佛頭、安溪;澄潭鎮(zhèn)的王家坪;梅……[詳細] |
大佛寺山門前有一個廣闊場地,近年來加以平整,培植花草,建起了5000多平方米的佛心廣場,主要由峭壁上鐫鑿出放大了的弘一大師手跡“佛”字,與巖壁下平地上巨大的“心”字組成。大紅的“佛”字高20米,頂天立地,蔚為壯觀,廣場前方有一橢圓形的大照壁,緊靠照壁為一座直徑10米的蓮花池,池中瓣瓣蓮花都用漢白玉雕成,在蓮蓬里噴涌著流轉(zhuǎn)不息的泉水,意蘊新昌的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廣場中間巧妙地點綴著一些景物,一塊大照……[詳細] |
東仰山水簾洞,在新昌縣城東20公里處,東仰山下,一洞天開,門懸飛瀑,瀑高35米,噴薄而出,若垂簾隨風飄蕩,光彩奪目。水簾洞頂有潛公臺,片石凌云,傳為竺道說法處。水簾洞周圍有夕陽河、鎖翠橋等景點。山間產(chǎn)奇石,俗稱石饅頭,祖?zhèn)鳛槟勺鎺熤笫癁榧Z圣跡,其餡有葷有素,一日禹余糧。水簾洞高13米、深7米、寬5米,洞口有一掛瀑布,從山頂一塊巨石巖凌空飛下,儼似珠簾,落入洞口的潭中,濺起碧玉般的浪花。山風吹來,……[詳細] |
般若谷始建于2001年2月,原為明代采石場。景點布局絕妙,喻意深刻,是當代新景點的典范之作,有“江南敦煌”、“地下佛國”之美譽。般若(bore),系梵文音譯,即大智大慧,景名“般若谷”為賀敬之所題。漢白玉經(jīng)幢高9米,柱上鐫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正前方一飛瀑從天而降,落差約為50米,共分七級,“七級”之數(shù)正好與佛語“七級浮屠”相合。景點內(nèi)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像。腳踩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寓意“天地……[詳細] |
沃洲湖景區(qū)AAA 沃洲湖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城東12公里處,面積81.8平方公里,由沃洲湖、沃洲山、天姥山、東山和溪山一碧、三十六渡等景區(qū)組成,以風光秀麗和文化內(nèi)涵深厚著稱。白居易稱譽:“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介紹沃洲湖:也稱長詔水庫,它北倚沃洲山,南臨天姥嶺,集雨面積276平方公里,湖面面積8.18平方公里,水庫容量1.8億立方米。沃洲湖是集防洪、灌溉、供水、發(fā)電、水產(chǎn)養(yǎng)殖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詳細] |
正殿有一臥佛,是當代洞窟臥佛中最大的一座,與1500年前的江南第一大佛(石彌勒佛)、佛山圣境的露天大佛交相輝映,讓人們在欣賞精美的石窟藝術(shù)的同時,受到佛教的感化,凈化心靈,感悟人生的真諦。介紹雙林石窟是大佛寺風景名勝區(qū)繼露天彌勒、般若谷、恐龍園之后新建的景點,這個景點在明清時期曾經(jīng)是采石場,后修棧道、鑿隧洞、依山造佛,于山中開鑿出當今最大空間的洞窟,最大體量的臥佛。臥佛殿現(xiàn)已成為“江南第一大佛”之……[詳細] |
千丈幽谷位于十九峰東面,逶迤五里,是一峽谷,由十九峰、臺頭山兩組丹霞地貌相峙而成。這里作為央視《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的外景地而名聞全國。從小木橋過韓妃江,一片名茶田園風光,有雙象峰分列兩旁迎賓。一路翠竹向幽谷延伸,兩旁聳立著陡崖峭壁,谷內(nèi)怪石崢嶸,流泉飛濺,竹徑通幽。過町步、穿巖洞、登棧道、攀石徑,沿途有“生命之父”、“生命之母”、石室聽琴、鐵壁、龍床、飛龍在天、駱駝獻寶、金猴……[詳細] |
千佛院的前身是元化寺,為高僧于法蘭、于法開師徒所建立,是與江南第一大佛同時代修筑的又一處石窟。元化寺到齊永明三年(公元485年)開始開石窟,造千佛。比僧護到石城還早一年。石窟成后改寺為千佛院,會昌年間毀。后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重建。宋大中祥符改七寶院,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復名千佛院。千佛院處于半山茂林修竹之中,南向臨崖,內(nèi)有相通的大小兩窟。大窟石壁東四西六分為10區(qū),每區(qū)10×11……[詳細] |
“江南第一大佛”是大佛寺內(nèi)人文景觀中的精華,鐫造于南朝齊梁年間(486—516),僧護、僧俶、僧祐三代僧人相繼雕鑿,歷時三十年建成!敖系谝淮蠓稹笔瘡浝障穹鹱1.91米,佛身高13.74米,頭高4.87米,耳長2.8米,口寬1.28米,兩膝相距10.6米。佛像秀骨清相,額部寬廣,鼻梁高隆,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雕刻精細,線條飄逸流暢,氣度嫻雅,表達了佛陀沉靜、智慧、堅定、超脫的內(nèi)心世界……[詳細] |
經(jīng)綠竹掩映、黃墻黛瓦的華嚴庵,遠遠能看到盤虎巖對面有一座小山,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山體宛如大佛的身軀,兩膝端坐,袒胸露腹,右手扶膝,左手扶袋。自然形態(tài)唯妙唯肖。即為景區(qū)之佛山圣境。設計者巧妙地用人工略加裝點,配上10米高的頭像,這一來,一尊通高30米,頭頂藍天,笑口常開、憨態(tài)可掬的露天彌勒就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石碑上刻有一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甭短鞆浝找粋(cè),還置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