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鷹潭市 > 余江區(qū)旅游

余江區(qū)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qū)
  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qū)地處余江縣中童鎮(zhèn),規(guī)劃面積約為1.8平方公里。余江縣是聞名全國的“眼鏡之鄉(xiāng)”,早在清代嘉慶年間,中童鎮(zhèn)就出現(xiàn)了眼鏡作坊和銷售協(xié)幫組織,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02年,余江縣委縣政府規(guī)劃5平方公里建立眼鏡工業(yè)園。2006年,被命名為“江西省眼鏡產業(yè)基地”,2012年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yè)型示范基地”稱號,是全國五大眼鏡生產基地之一。目前眼鏡園區(qū)建成面積2.6平方公里,已有眼鏡生產企業(yè)70余家、產業(yè)工人1萬余人。近年來,為大力推廣鷹潭眼鏡文化、不斷提高鷹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托鷹潭龍虎山5A級景區(qū)的發(fā)展優(yōu)勢,結合眼鏡產業(yè)園自身特點,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qū)打造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眼鏡文化工業(yè)旅游線路。景區(qū)以鷹潭國際眼鏡城為核心景觀地,以臺灣美食一條街、世界眼鏡博物館、眼鏡文化主題公園、鷹西雕塑公園、眼鏡制造體驗地為主要景觀,精心構建文化體驗地、娛樂休閑區(qū)、景觀觀賞點、眼鏡生產線展示區(qū),形成了多功能生態(tài)休閑養(yǎng)生地。目前,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400畝的鷹潭國際眼鏡城已有200多家商鋪營業(yè);總投資4000余萬元,總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眼鏡博物館已對外開放;……[詳細]
推薦2
余江縣雕刻文化示范園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園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鷹潭市涉外定點參觀單位。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園坐落于“中國雕刻、根藝、佛佑之鄉(xiāng)”--江西省余江縣。始建于2009年,計劃5年內建成。屆時,將形成以雕刻工藝品,紅木家具、古玩字畫為主要旅游產品的,集貿易、旅游、展覽、學術研究、技能培訓為一體的雕刻文化產業(yè)園。景區(qū)內主要景點包括雕刻創(chuàng)業(yè)示范街、國家雕藝博覽館、血防紀念館。雕刻創(chuàng)業(yè)示范街建設于余江縣城交通東路,街區(qū)建設仿古簡約,透出雕刻文化韻味,銷售產品涵蓋根藝、石藝、木雕工藝、道教旅游、佛教用品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整個街區(qū)已進駐各類工作室、藝術超市等200多家,并建有雕刻培訓學校、雕刻藝術展廳、景區(qū)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設施。果喜雕藝博覽館建設于余江縣城白塔西路以北,占地30畝,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雕藝博覽館由我省雕刻龍頭企業(yè)果喜集團巨資打造,是我縣陳列歷年來雕刻藝術精品,具備國內頂尖會展接待能力的藝術交流場所。血防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6483平方米,建筑面積2345平方米。紀念館主體部分高12.66米,正門外廊兩側聳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頂額仿裝飾“春風楊柳”、“白云飛燕”浮雕圖案。展廳環(huán)繞內庭排布……[詳細]
推薦3
血防紀念館
  余江縣“血防紀念館”是江西唯一、全國最大的血防展覽館。該館始建于1978年10月,座落于余江縣城中心區(qū)域,由著名書法家吳作人題寫?zhàn)^名。全館占地面積6483平方米,建筑面積2345平方米,為四舍院式結構,建筑風格樸實、壯觀。正門前景中心廣場,與廣場另一側的“血防紀念碑”遙相呼應。紀念館主體部分高12.66米,正門外廊兩則聳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頂額枋裝飾“春風楊柳”、“白云飛燕”浮雕圖案,與詩詞意境相得益彰。展廳環(huán)繞內庭排布,廳廳相連,自然流暢。內庭設計雅致,水池、拱門、踩石、花木錯落其間,令人心曠神怡。館內由序幕廳、第一展廳(苦難篇)、第二展廳(消滅篇)、第三展廳(鞏固篇)、第四展廳(變化篇)以及余江名人廳等六部分組成。展覽以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全景式地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國0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消滅血吸蟲病、鞏固血防成果的完整過程;以大量的實例突出體現(xiàn)了我黨的根本宗旨,詮釋了“-”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開館以來,先后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二百余萬人。1998年,被鷹潭市命名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4、韜奮祖居
推薦4
韜奮祖居
  韜奮祖居是一座兩層仿古徽派建筑,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10平方米。其方位坐北朝南,北有竹林樟海,綠色蔥蔥;南有面積3畝的池塘,水面清澈;二樓正中懸掛的“韜奮祖居”匾牌由-手書,一樓正門兩根廊柱上的楹聯(lián)“韜略終須建新國奮飛還得讀良書”,是郭沫若先生為紀念韜奮先生親手所題。一、基本概況韜奮祖居坐落于信江之濱,隸屬余江縣潢溪鎮(zhèn)渡口村委會沙塘村小組,全村550余人,興建于1965年的中潢圩堤使村內600畝農田年年豐收、物產豐富,成為鄱陽湖原糧生產基地之一。沙塘村地理位置突出,東臨鷹潭,北靠信江,206國道從村西而過,水陸通暢,四通八達。村后沿信江河岸有一片面積約5畝的原生態(tài)樟樹林,環(huán)境秀美,河對岸乃千年古鎮(zhèn)錦江,晴日遠眺,風光無限,村中央一棵歷經滄桑的千年古樟像無言的老者,守護著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生活的鄒家人。沙塘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秀才鄒士滿從豐城南槎村出發(fā)考察陸九淵的象山書院、朱熹的信江書院時,在石港鋪偶遇風雨,船?堪哆吅,鄒士滿登山舉目向信江與白塔河三面相抱的平原望去,只見對岸景色綠盈盈,香習習,透著秀氣,甚為歡喜。走近一看,平原上五棵樟樹成“五爪金龍”之勢,方竹、紫竹、金竹……[詳細]
5、安仁文廟
推薦5
安仁文廟
  祭祀一忠一孝的文昌廟與關帝廟是古代舉行隆重大典的地方。安仁縣的文昌廟始建于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知縣汪杞建學宮于縣東育才坊(今余江二中所在地),元朝邑人王溥又建“大成殿”,創(chuàng)建了“明倫堂”。明清兩朝,幾經廢興。清同治八年(1869年),代縣令姚迥和后任知縣朱潼發(fā)起鄉(xiāng)紳大加修建,此時的文廟(孔廟)由興賢門拾級而上,依次為欞(靈)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并把文昌宮和明倫堂連接起來,東西兩排小屋分別為名官、鄉(xiāng)賢、忠義、節(jié)孝四祠。新建“魁星閣”于孔廟東邊,各殿漆以紅漆,金碧輝煌,畫龍雕棟,檐桷拱飛,氣勢雄偉,與巍巍的文廟珠壁相輝,與挹仙亭遙相對峙,頗為壯觀。安仁文廟,面水背山,大有虎踞龍盤之勢,廟中遍植古槐,綠樹成蔭,郁郁蔥蔥。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十四日,颶風自正西吹來,山陵大樹連根拔起,孔廟部分建筑首當其沖,庭中古槐被吹倒,知縣陳公會同鄉(xiāng)紳捐資修復,并將古槐扶植于原穴,精心培育,次年又吐出新葉,這棵千年古槐至今仍有凌宵參天之勢。民國時期,安仁文廟一直作為學堂之用,解放后,為余江中學(后改名為余江二中)辦公用房,1977年,將文廟大成殿改造成二層辦公樓,殿基及窗……[詳細]
推薦6
余江血防紀念館(送瘟神紀念館)
  余江血防紀念館是1978年10月由余江縣委、縣政府興建,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中國血防的一面旗幟——余江血防紀念館。據(jù)《余江縣血防志》記載:“血吸蟲病在余江流行時間可能有三、四百年,而嚴重危害也有一、二百年,僅解放前30年間,全疫區(qū)被血吸蟲病奪去生命的達29000人,毀滅村莊42個”。新中國誕生后,余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滅螺運動,歷經10余年的艱苦奮斗,1958年取得了抗擊血吸蟲病的偉大勝利,余江縣在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戰(zhàn)線上插上了第一面紅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蟲病,給祖國血吸蟲病科學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頁,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創(chuàng)舉。1958年6月30日,毛澤東主席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筆提詩《送瘟神二首》,寫下了“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的不朽篇章。1978年10月,余江縣委、縣政府興建了余江縣“血防紀念館”,館內以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全景式的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消滅血吸蟲病、鞏固血防成果的完整過程。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詳細]
推薦7
鷹西雕塑公園
  位于滬昆高速鷹西出口,包括雕塑、牌坊和公共廁所區(qū)域,面積約為3.6畝。通過標志性的景觀設計,實現(xiàn)景區(qū)第一映像區(qū)的標志景觀功能;設計通暢便捷的出入通道,突出景觀引導、游客集散等綜合功能。雕塑基座為方形,與圓形雕塑主體結合,意為“天圓地方”、“天人合一”;捎脤捄袷馁F妃紅或黃金麻鋼掛貼面,高大偉岸,象征道家發(fā)源地龍虎山的碧水丹山和丹霞地貌。體現(xiàn)得千百年山水清氣:極天地之大觀的鷹潭悠久歷史。雕塑造型,設計創(chuàng)意源自于鷹潭的“道教文化”特性與道教祖庭龍虎山的地域特性;鷹潭(余江)眼鏡產業(yè)園區(qū)的“眼鏡”產品特性;鷹潭國際商貿園區(qū)的“錢幣”商貿特性。雕塑造型以“圓”形為設計語言,以道教的大極圖、產業(yè)園區(qū)的鏡片、商貿園區(qū)的錢幣等符號為設計元素,暗合太極兩儀,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融臺“視窗觀天下”之氣度、金錢財富之厚度,運用形式莫法則與形式美規(guī)律進行演繹創(chuàng)造同心圓——自然、融合、共生,達到雕塑造型的對比與調和、節(jié)奏與韻律、變化與統(tǒng)一的審美要求。(如太極虛與實之陰陽對比,造型方與圓之形狀對比,鋼材與石材之材質對比,粗獷與精致之陰陽對比等)。……[詳細]
8、金盤山
推薦8
金盤山
  金盤山位于錦江鎮(zhèn)東北8公里的鐵山村,面積為8平方公里,最高峰花尖嶺,海拔311.1米。這里山勢嵯峨,陡峭如削,瀑布斜飛,流水潺潺。相傳有金盤金凳,故名金盤山。當我們走過2000米果園大道來到山腳下,我們看到一對形似燈籠的山包,高高掛在山道的兩旁,中間現(xiàn)已建水庫,水清澈見底。從彎彎曲曲的狹谷,沿著清清小溪,我們拾級而走,很遠就聽到瀑布飛濺的響聲,來到半山腰,有一瀑布飛瀉數(shù)十丈,因形似女人的雙腿,長年水花四淺,人們又稱它為“仙女散花”。又因“散花”的地方石質花白相間,酷似蝴蝶,又名蝴蝶谷。在蝴蝶谷下有一山澗,深邃莫測。相傳,進洞燃掉九十九支蠟燭,還未到洞的盡頭,據(jù)說此山洞里有金盤、金凳、金盞。在花尖嶺下,原有金盤寺,規(guī)模頗大,現(xiàn)已拆建學校,寺廢址存。山上還有金杯子、馬尾泉圣井、龍爪石等景點,每一處景點都蘊含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漢九江王英布墓就葬在這風景迷人的山腳下,明朝官至吏部尚書的桂天官也葬于這風水寶地。湯惟學有詩云:石磴孤峰轉,龍岡九曲蟠。平生凌絕巘,今日更奇觀。禪榻經塵靜,秋風碧樹寒。辛勤話甘訣,尊酒馨交歡![詳細]
推薦9
安仁城垣
  安仁城垣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知縣薛球為平叛“姚源之亂”,始筑土城墻,城墻長600余丈。嘉靖五年(1526),饒州兵備范轄改設石城。嘉靖壬戌年,江西巡撫令我縣增設城墻,深挖戰(zhàn)壕,歷經三年,新城修筑完成,全長一千三百三十余丈,紅條石結構,開城門九座,東為青仁門,西為正義門(云蓋門),南為歌薰門,北為拱極門,東南面設興賢,云錦兩門,西南有觀瀾、便民、孟津等三門,其垛石、腰腳、窩鋪等建筑等同府制城垣的規(guī)格。經明崇禎(1637年)、清康熙(1711年)、乾。1736年)、咸末(1855年)年間四次較大型的修茸,至同治二年(1863年)修復的安仁城垣,用紅石厚磚砌成,高為二丈六尺,寬八尺五至八尺六不等。設城樓七座,垛口一千三百三十個。同治六年(1867年)經御史院壽松奏準朝延,獲皇上嘉獎。至清末后期,特別是受日軍轟炸后,破壞慘重,F(xiàn)僅存小南門至西門320米長的三段殘墻供后人回味![詳細]
推薦10
蘇維埃政府大會堂舊址
  蘇維埃政府大會堂舊址位于余江區(qū)畫橋鎮(zhèn)畫橋村藤林楊家村,建于清中期,為當?shù)貤钚侦籼。舊址占地面積494.6平方米,建筑面積459.2平方米,舊址平面呈長方形,坐西朝東,宗祠共兩進,中間為一大天井,天井東側為高架吊腳戲臺,天井西側為祖堂,天井左右兩側為高架吊腳廂房,磚木結構,抬梁穿斗式梁架。土地革命時期,畫橋藤林楊家祠堂是紅色蘇區(qū)召開重要會議和大規(guī)模軍民--的重要場所。方志敏、邵式平、黃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宣傳馬克思主義,傳播革命真理,動員群眾參加革命斗爭。1933年農歷5月7日(公歷5月30日),余江縣蘇維埃政府在楊家祠堂舉行歡送紅軍新兵入伍文藝晚會,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宣傳隊演出方志敏編劇的文明戲《年關的斗爭》。深夜,叛徒帶領敵軍發(fā)動突然襲擊,7人壯烈犧牲,2人受重傷,蘇區(qū)干部和紅軍戰(zhàn)士用血肉之軀演出了一幕悲壯的戰(zhàn)歌。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余江區(qū)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