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紀念海神媽祖和作為福建同鄉(xiāng)會館而建,背依石屏山,前臨㵲陽河。鎮(zhèn)遠天后宮又稱福建會館,始建于清代,是為紀念海神媽祖和作為福建同鄉(xiāng)會館而建。天后宮位于鎮(zhèn)遠縣㵲陽鎮(zhèn)新中街,坐北朝南,背依石屏山,前臨㵲陽河,由山門、正殿、戲樓、東西兩廂、西院、東院(膳房)、梳妝樓等建筑組成,各單體建筑均為小青瓦頂穿斗式木結構。占地面積2372平方米,建筑面積120……[詳細] |
![]() | 高阡鼓樓位于從江縣下江鎮(zhèn)高阡村,始建于雍正年間,具體年代不詳。坐西向東。占地面積110平方米。密檐式十七重檐六角攢尖頂木結構,通高25米。設十八根落地柱,其中主承柱六根,檐 柱十二根,底層平面呈正六邊形,邊長4.2米。樓身十五級,雙樓冠;屋檐平面為正六邊形。各層封檐板彩繪風情圖案,頂層檐下均置如意斗拱,斗拱下裝漏窗。翼角起翹,彩塑鳥獸等,各級封檐板彩繪侗族風情畫。鼓樓二層和頂層分別置有牛皮木質鼓![詳細] |
![]() | 大方甘棠古道,位于大方縣黃泥塘鎮(zhèn)甘棠村西南3公里處,建于明代,青石鋪墁,現存古道長約2公里,寬1-2米,南與西河古道相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驛道上殘存有李太英伯母節(jié)孝坊,石刻工藝精湛,始建余1918年,占地面積10平方米,原牌坊為三門四柱,后于文革期間遭破壞,現存一門四柱,門寬1.27米,門高2.3米,通高5.8米。位于大方縣雙山鎮(zhèn)與竹園鄉(xiāng)交界之落腳河西岸。系攝貴州宣慰使奢香所建“龍場九驛……[詳細] |
![]() | 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之大方縣部分位于紅旗街道文星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貴州省大方縣城關鎮(zhèn)今文星街福音堂,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為一中西合璧建筑,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積276平方米。198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旋即撥款維修。舊址內舉辦相關的革命文物展覽,展出各種文物100余件。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遺址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到達畢節(jié),先在大方縣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川滇……[詳細] |
![]() | 介 紹 位于市區(qū)東北80公里處,規(guī)模宏大,是全國僅存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司莊園之一。該莊園坐東向西,依山勢而建,四周磚砌圍墻,沿圍墻設有6座土筑碉堡。整個建筑分左中右三路主體構筑,設迴廊相互貫通。部分建筑是仿日本唐招堤寺所建,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交 通 畢節(jié)客車站坐車到大屯鄉(xiāng),下車后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貴州畢節(jié)市……[詳細] |
![]() | 復興江西會館復興江西會館,位于赤水市復興鎮(zhèn)。又名萬壽宮。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光緒八年(1882年)被火焚毀,宣統(tǒng)二年(1910年)重建。坐南向北,中軸對稱,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由山門、戲樓、兩廂、正殿、后殿等建筑組成。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4米,進深3間、通進深10.5米,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封火山墻青瓦頂。前后檐柱、廊柱用直徑0.57米,高11……[詳細] |
![]() | 棺材洞,位于平壩縣城北21公里的齊伯鄉(xiāng)桃花村,這里是苗族聚居地,有公路相通。葬洞為一天然巖石溶洞,系當地劉姓苗族的傳統(tǒng)喪葬地。洞內廳堂寬大無縫隙,干燥涼爽;洞外樹蔽藤掛,甚為肅穆。洞內出土了宋代的部分文物,其中兩件鷺紋彩色蠟染折裙,是難得的珍品。該折裙融蠟染、挑花、刺繡、填彩為一體,為當今的文物寶庫增添了難得的珍品。對研究彩色蠟染的歷史有著極高的科研價值。這兩件彩色蠟染衣裙首次進入了中國文物精品展……[詳細] |
![]() | 金勾風雨橋 金勾風雨橋位于從江縣往洞鄉(xiāng)增盈村金勾寨腳,始建于清代光緒十年(1884),1992年重建,重建后的風雨橋面十闊,間長33.60米,寬4.75米,橋屋中部抬升為五層密檐鼓樓樓冠,北端從第二間起南端從第一間起抬升為歇山式五層密檐屋頂,其于部分屋頂為單檐。長廊外側半裝木板,兩端橋墩用片石和鵝卵石壘砌。中部橋墩為毛石凝土結構,墩上用原木作加長伸臂梁,一層比一層長用以此支撐橋屋。風雨橋2007年……[詳細] |
![]() | 學校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霽云廟,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為忠烈宮。穿過忠烈宮后的操場,就是達德學校舊址的主體部分,一所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四合院。設在禮堂內的達德校史展覽,向游人展示這個開始只有二十幾個小學生的私立小學,是如何發(fā)展成擁有1600多名學生的門類齊全的學校的。2019年10月7日,貴陽達德學校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電話0851-5812938交通乘22、40、69路公交……[詳細] |
![]() | 鎮(zhèn)遠古鎮(zhèn)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wèi)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墻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筑、傳統(tǒng)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城東的青龍洞,是一組規(guī)模極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間既有佛教寺廟,又有道教宮觀和儒家祠廟,三教合一,蔚為壯觀。此外,沿舞陽河畔還有天后宮、吳王洞、石屏山、鐵溪等旅游景點.……[詳細] |
![]() | 寧谷遺址位于安順城區(qū)以南6公里的寧谷鎮(zhèn),為漢代古牂牁郡治所,年代為西漢至東漢。遺址分建筑、陶窯和墓群三個部分。占地約10萬平方米,出土了木櫝、長樂未央瓦當等重要文物,對于西漢中央在西南地區(qū)統(tǒng)治權轄有重要的研究價值。2006年6月經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發(fā)掘獲得大量漢代文物乳釘幾何紋方磚、秦半兩、漢五銖、大泉五十等圓形方孔小錢;金器、銅器、鐵器、陶器、木器等生產、生活軍事用器數百件……[詳細] |
![]() | 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由建于清乾隆年間的石板古道、清末民初時期建設的近10座侗族四合院,以及獨特的古晾禾谷倉、鼓樓、古水井等建筑組成,體現了侗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景象,是榕江縣目前惟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和中國歷史名村的預備名單。 ……[詳細] |
![]() | 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和地理上的特殊環(huán)境,貴州各地遍布屯堡建筑,年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且保存較好者恐應首推遵義海龍屯。這座城堡的建設,耗費了宋、明兩朝播州勞動者的心血。其設計構思之奇巧,建筑工藝之精湛,設施配置之齊備,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觀察,也令人贊嘆不已。海龍屯雄踞于遵義市北30公里之龍巖山上,史稱“龍巖屯”,今存明萬歷年間楊應龍鐫立的《驃騎將軍示諭龍巖屯嚴禁碑》可資考證。據有關部門勘測,屯內廣袤1.……[詳細] |
![]() | 可樂遺址位于貴州省赫章縣可樂鄉(xiāng)可樂河兩岸的丘陵坡地上,是一處戰(zhàn)國至漢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的遺址。遺址區(qū)包括遺址2處、墓葬群14處。遺址和墓葬群均有漢代遺址和戰(zhàn)國時期的當地少數民族(即夜郎)遺址和墓葬兩類。漢代城址,位于可樂河南岸,平面為“豬心形”,面積約6-7萬平方米,有夯土城墻環(huán)繞。城內出土大量青銅戈、矛、錢幣、瓦當、花紋磚等建材及陶、銅、鐵等生產和生活用品。夜郎文化遺址距漢城約……[詳細] |
![]() | 地坪風雨橋是獨具特色建筑工藝,位于地坪村上下寨之間,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迄今為止已有110多年。該橋橋墩以青石砌成,橋為木質結構,橋的下部由兩排各為8根粗大杉木穿榫連成一體。分兩層呈天平狀向兩邊懸挑,每層挑出約二米,上部兩頭又分兩層,每層以4根合抱大的古杉用榫連成一排,疊成橋梁架于墩岸之間。橋廊建在梁的上面,橋廊長56米,橋面寬4.5米。橋廊上建成有橋樓3座,中間大兩頭小。中樓高5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