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文廟武廟位于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建于明弘治七年(公園1494年),明嘉靖、清康熙、雍正、嘉慶、光緒年間曾多次修復和添建,在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州城古鎮(zhèn),形成了一個氣勢恢宏的建筑群,充分表現(xiàn)出了這里豐厚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文廟坐東向西,供奉的是孔子等古代的學者先賢。文廟面對筆架山,為一進四院,由照壁、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后宮(又稱崇圣祠)及南北兩院、名宦鄉(xiāng)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構成。整座建筑風……[詳細] |
垅圩圖山城址位于巍山縣城西北十五公里,在今大倉鎮(zhèn)甸中村委會,團山村西面垅圩圖山山頂?shù)囊粔K大平地上。遺址后依大黑山,前臨陽瓜江,山環(huán)水抱,易守難攻,地勢險要,站在山頂眺望,整個巍山壩子盡收眼底。遺址面積約五千平方米。據(jù)元代至清代的正史和云南的各種地方志記載,細奴邏建立大蒙國后,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在垅圩圖山上筑城以居,該遺址為南詔國第一座都城遺址。1958年,云南省考古隊在垅圩圖山城址考古……[詳細] |
川字閘原名屢豐間,,又名白鶴梁。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是一座以閘為主橋閘結合的多孔石拱橋。閘分為三,分跨于被大小中灘分隔形成的海口河三股河道之上,故通稱川字閘。?诤邮堑岢匚ㄒ怀鏊拥,有滇池袁鑰之稱。為了排水通暢,自元代平章政事贍思丁,賽典未委派巡行勸農使張立道負責疏浚?诤娱_始,每隔數(shù)十年,官府就要征調勞力,大規(guī)模疏浚?诤印4ㄗ珠l(屢豐閘)建成以前,每當大規(guī)模疏浚,人們均先筑壩……[詳細] |
等覺寺(又名報國寺),位于巍山古城東北隅。始建于南詔,是巍山地區(qū)現(xiàn)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佛教寺廟,為明、清兩代僧綱司駐地。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寺僧無用自應天溧水(江蘇溧陽縣)來,與蒙化府土官左氏、蒙化大族善信等合力拆建,建成五進四院,明正統(tǒng)二年(公元1437年)開始塑像。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土知府左氏建雙塔于二門左右,諸善信增建殿宇五座。明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三十四年(公……[詳細] |
壽國寺壽國寺位于云南省瀾滄江東岸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城北80公里瀾滄江東岸康普鄉(xiāng)格丁洛巴村,離縣城73公里。寺院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寺坐東向西,由山門、正殿、側殿組合成一座四合院。正殿是整個寺院建筑的中心,為三重檐攢尖頂式木結構,總建筑面積為403平方米,橫面闊20.32米,縱面深20.4米。外形為清代式建筑,內部裝修為藏式風格。正殿檐下有密集的斗拱裝飾,具有清代漢式樓閣建筑風格,又有藏式寺院的藻……[詳細] |
西門街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劍川縣境內。劍川古城所在地歷史久遠,曾出土西漢五銖錢。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至今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格局,西門、北門、南門護城河橋猶存,歷經滄桑,古貌依舊,F(xiàn)還完整地保存著明清古建筑群,獨特的古街巷,眾多的明代古宅和清代民居。西門街古巷通幽,古宅較多,如七曲巷四合天井的何宅,五馬坊明代古建張宅、趙薄藩故居光祿第、原古譙樓下明建武將軍府第魯……[詳細] |
楚雄文廟今位于云南省楚雄市中大街鹿城小學內。按史志記載,縣文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遷建于此;府文廟于嘉靖六年(1527年)遷建于縣文廟之右射圃?h文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遷建于此;府文廟于嘉靖六年(1527年)遷建于縣文廟之右射圃。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傾記,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統(tǒng)一布局。其格局與建筑風格均與全國相統(tǒng)一,分為東、中、西三區(qū),即東廂、西廂,中區(qū)……[詳細] |
南詔鐵柱廟又名鐵柱觀、鐵柱廟,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西面約6公里的太花鄉(xiāng)鐵柱廟村。因廟內的一根鐵柱而出名,是彌渡縣最著名的古跡。南詔鐵柱,又稱崖川鐵柱、建寧鐵柱或天尊柱,鑄于唐、南詔時期,不僅是大理州內僅有的六項國家級重點文物之一,也是全國絕無僅有的珍貴文物,是彌渡的鎮(zhèn)縣之寶。柱體為圓柱形,黑色,鐵質,實心,重約2069公斤,高3.3米,直徑32.7厘米,由五段接鑄而成。鐵柱的建立與宗教有關。祭柱……[詳細] |
爨龍顏碑位于陸良彩色沙林西面3公里的薛官堡斗閣寺內,全稱為“宋故龍驤將軍護鎮(zhèn)蠻校尉寧州史都縣侯爨使君之碑”,又稱大爨碑。碑為長方形,額半圓形,高3.8米,上部浮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下部正中穿孔,左右刻日月,日中刻俊鳥,月中有蟾蜍。碑立于南朝劉宋二年,是爨龍顏死后2年所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碑文為爨道慶所做,其書法藝術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書法雄強茂美,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推……[詳細] |
營盤村墓群位于云南省永勝縣城東南30公里的六德鄉(xiāng)營盤村。碑林面積約5平方公里。放眼望去,包石象立,滿山遍野。尤位集中的墳區(qū)約3平方公里。墓群依山而筑、華表、碑石林立,皆掩隱在綠蔭疊翠之中。墓碑數(shù)以萬計,但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墓碑格式獨特,雕刻的鳳凰、麒麟、太極圖等圖案及花紋,工藝精湛,碑文一律是規(guī)范的楷書、隸書或行書,文字工整,刻跡較深。墓群大多為明末清代新建,整體氣勢恢弘,展現(xiàn)了他留先民入定開基……[詳細] |
曼飛龍塔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勐籠鄉(xiāng)曼飛龍寨北的后山頂上。曼飛龍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636~1695年),是西雙版納著名的小乘佛教建筑。塔為磚石結構,塔群由大小九塔組成,塔身潔白,塔尖金黃,宛如玉筍破土而出,因而又有“筍塔”之稱。再加上山腰橡膠樹成林,山頂辟平建塔,綠樹白塔相映,十分壯觀。塔基為一米多高的八角形須彌座,周長42.6米,座的八個角各砌一個佛龕,龕邊有彩色云狀紋飾,龕內供……[詳細] |
時代:新石器時代大墩子遺址西距元謀縣城4.5公里,東靠蓮花山,南距“元謀猿人”產地——上那蚌村4公里。遺址地處張二村河上游的兩條季節(jié)性河溝之間。系一高出河床14米的河旁臺地;東西長160米,南北寬10-56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遺址南因河水長期沖刷已成斷崖,地層剖面十分清楚。1972年2至4.月,云南省博物館在大墩子做了兩次試掘,揭露面積235平方米。同年11月至1973年1月,云南省文化局舉……[詳細] |
五臺大寺位于苴力鎮(zhèn)下轄行政村——五臺村委會,是苴力鎮(zhèn)域內儒、道、釋三教同流的宗教建筑群,整座寺宇坐東南西,前瞻太極群巒,后依五臺翠屏,東、南、北三面皆古木蒼天,青松掩映,景色宜人,真所謂“九州仙緣歸佛地,五臺玉案拱慈尊”,F(xiàn)存古建有觀音閣及兩耳、彌勒殿、王母閣及兩耳、老君殿、孔子殿以及構成寺宇大院的南北兩邊的廂房、中廂和西廂房,還有原屬寺廟養(yǎng)牲畜的北院,占地面積為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31.……[詳細] |
:爨寶子碑位于曲靖市第一中學內,全稱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碑”。俗稱小爨碑,碑為長方形,額半圓形,高1.83米,寬0.68米,厚0.21米。此碑立于東晉大亨404年,全碑共計388字,記述了爨部首領爨寶子生平事跡。碑文字體是從隸書向楷書過渡文體,古樸渾厚,對研究漢字有較高的價值,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此碑對研究云南地方史也具有重要價值。國務院于1961年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詳細] |
河泊所遺址分布于昆明市晉寧區(qū)上蒜鎮(zhèn)石寨、河泊所、金砂等村部分區(qū)域,東鄰金砂山、西面滇池水、南望小平山、北接石寨山,是滇池地區(qū)最早的人類-遺跡,也是石寨山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泊所遺址于1958年發(fā)現(xiàn),2008-2010年中美聯(lián)合考古調查再次認定,2014年開始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蔣志龍教授帶隊對該遺址進行調查發(fā)掘,F(xiàn)已探明河泊所遺址分布總面積約400多萬平方米,核心范圍約100萬平方米,其主要年……[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