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旅游

新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青河縣查干郭愣鄉(xiāng)三海子夏牧場,為青銅時代的一處墓葬,距今約4000年。在面積約16.25平方公里地域的四個分布區(qū)內計有石圍石堆墓、石棺墓30余座,鹿石19通。什巴爾庫勒石圍石堆墓,石堆直徑78米,殘高25米;石圍直徑210米,寬3~5米。石堆與石圍之間有四條片石鋪成的通道,最寬的通道達1.6米。墓環(huán)水而建,氣勢宏偉,結構獨特,是歐亞草原少有的特大規(guī)模墓冢之一。鹿……[詳細]
  紅樓作為塔城市較悠久、也是僅剩的較為完整的俄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目前,它是塔城報社的辦公用地,是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紅樓是在清朝宣統(tǒng)二年,即1910年由原籍俄國的塔塔爾族商人熱瑪贊·坎尼雪夫所建。它占地885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有大小房屋16間,天棚地板,鐵皮房頂,門框窗欞,均砌有精美圖案。臨街的墻全部呈淺紅色,故而人們稱之為“紅樓”。紅樓建成交付使用后,熱瑪贊·坎尼雪夫在這里經營……[詳細]
  阿日夏特科克石圍及石堆墓群阿日夏特科克石圍及石堆墓群位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哈日布呼鎮(zhèn)西北部約25公里處,阿日夏特牧業(yè)隊夏草場的阿德爾根山梁上。從墓葬的地表形制看,可能為突厥族以前、或突厥族早期的文化遺存,也有人認為它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代塞人的文化遺存,因無出土文物亦未經過考古挖掘,難以定論。該處墓葬比較集中且完整,共分布有墓葬57座,墓葬地表形制有石堆墓、石圍石堆墓。有的墓葬前立一石柱,似石……[詳細]
  介 紹 默拉納額什丁麻扎又稱默拉納和卓墓,位于在庫車新老城之間。 默拉納是圣人后商的意思。額什丁相傳為伊斯蘭教之始祖,在宋理宗時來庫車傳布伊斯蘭教,死后葬此。建有祠宇、分祠門、祠堂、墓門和墓室四部門、全部以綠色琉磚裝飾,是曲型的伊斯蘭教建筑,頗為壯麗。祠西廊下有扁額,-“天方列圣”四個大字。兩旁有題記,為清光緒7年李蕃所題! 新疆阿克蘇市……[詳細]
  阿敦喬魯石柵古墓群及巖畫群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城西約37公里處的阿拉套山南麓淺山地帶,遺址居北,墓葬偏南,兩者相距約1.8公里。阿敦喬魯是蒙語,意為“像馬群一樣的石頭”。以阿敦喬魯為代表的博爾塔拉和上中游青銅時代的聚落和墓葬,是新疆最早的青銅時代的古代文化,遺址分布的與博爾塔拉河、鄂托克賽河沿岸,逶迤延續(xù)達百余公里,已發(fā)現多個較大的古代人“聚族而居”的遺址群。這種分布的密度……[詳細]
  蘇巴什佛寺又名“昭怙厘佛寺”,遺址位于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庫車縣境內,是一處南北朝時期至唐代(公元4~10世紀)的佛寺遺址。蘇巴什佛寺遺址是新疆地區(qū)迄今發(fā)現的最大的佛寺遺址。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遺址以佛塔建筑群為中心,發(fā)現有廟宇、僧舍、洞窟、佛塔、殿堂等遺跡。出土有銅器、鐵器、陶器、木器以及壁畫、泥塑佛像等遺物。此外,還發(fā)現有寫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簡及殘紙。蘇巴什佛寺遺……[詳細]
  瑪納斯縣城東北3公里處的頭工鄉(xiāng)樓南村,有一座被當地群眾稱為“破城子”的古城,古城四周殘留著破敗的城墻,這就是瑪納斯古城遺址,曾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軍鎮(zhèn),敿{斯古城,俗稱“樓南古城”或“破城子”,早在1990年就被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古城遺址地上地下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來看,此城的年代與天山北麓上的昌吉古城、六運古城、北莊子古城大致相當。由于歷史原因,古城內有部分土地被開……[詳細]
  克一號井克拉瑪依一號井,簡稱“克一號井”,是克拉瑪依油田誕生的第一口井,故此定名。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到1955年,國家曾多次派出地質調查隊到黑油山附近進行地質考察。1955年6月6日,由獨山子1219青年鉆進隊來到黑油山附近定出一號井位。同年7月6日開鉆,井深626米,10月29日完鉆噴出工業(yè)性油流,日初產原油3.7噸,成為克拉瑪依油田發(fā)現的標志。從此使克拉瑪依油田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發(fā)現和開發(fā)……[詳細]
  卓爾庫特古城遺址位于輪臺縣城東南約25公里的克孜勒河西岸沼澤葦湖間,在倉頭古城遺址向東4公里處。古城是一個每邊長300余米的略圓城池,現已淪為一圈約3米高的土埂,由于靠近克孜勒河溝,城中和四周全為沼澤水溝。城中有一環(huán)形小湖,湖心高臺上有古建筑遺址。南面是兩個土坯,左面的似倉庫,右面的似官署遺址。東南角有一高約9米的土墩,似原來的戍保遺址。古城東西兩邊不遠處有兩座小黃土堆。各占地40平方米,一方一圓……[詳細]
   森木塞姆千佛洞在庫車縣東北約40公里,分布在庫魯克達格山口,溪溝東西兩岸的山崖上,石窟大部份遭到破壞,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有52個?咝未蟛繛橹峥,毗珂羅窟極少。其開創(chuàng)年代,約在3世紀,其中大部分壁畫屬南北朝時期,最晚屬回鶻高昌前期。   森木塞姆石窟位于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庫車縣,是一處晉代至宋代的佛教石窟群遺址。它的發(fā)現,對于研究新疆地區(qū)古代佛教藝術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詳細]
  哈納喀及賽提喀瑪勒清真寺宣禮塔哈納喀清真寺宣禮塔,始建于宣統(tǒng)二年(1910),由烏茲別克族人艾則孜阿吉牽頭集資興建,塔高二十二點零六米,占地面積十九平方米。塔是居住在烏魯木齊,烏孜別克族的沙米克江的妻子用自己的錢修建的,塔的設計施工是由維吾爾族工匠孜亞努牙承建,底座、塔身、塔頂、均為八角形。塔身每面都有磚雕的五組浮雕,或花卉、或菱形、拱形窗欞,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顯得素雅莊重,氣度非凡。頂上有八角……[詳細]
  新疆第一口油井新-山子的“新疆第一口油井”新近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的第六批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據《新疆圖志》中記載,“獨山子有石油泉二,一在南麓,一在西麓,其色深紫,浮于水面,夏盛冬涸”。1909年,新疆地方政府出銀30萬兩,從俄國購進機器,在獨山子打出了新疆第一口油井!缎陆畧D志》稱“井深七八丈,井內聲如波濤,油氣蒸騰,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數尺。”原油由俄國巴庫化驗……[詳細]
  克孜爾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區(qū)拜城縣東南約60公里處。克孜爾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洞窟開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之間,F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占三分之一。根據洞窟的形制特點、壁畫的題材和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并經放射性碳素斷定時代,石窟主要是四至八世紀的遺存,可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爾千佛洞的窟形可分為兩……[詳細]
  哈密絲路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tǒng),它往外與長城并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哈密地區(qū)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詳細]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位于伊寧市新華東路,相傳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是清政府直接撥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蘭教寺院。該寺占地面積約為1800平方米,由宣禮塔、禮拜殿、講經堂組成。目前,除保留宣禮塔外,禮拜殿、講經堂已被拆除,原址上已建成一座具有濃厚伊斯蘭建筑風格的現代化寺院。宣禮塔坐西向東,攢尖頂,占地面積158.5平方米。東西長12.7米,南北寬12.4米,高18.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