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畢節(jié)市旅游

畢節(jié)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織金古建筑群位于貴州省織金縣?椊鸸懦牵角逅,溪澗縱橫,古跡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布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jīng)城內(nèi)的貫城河畔。織金古建筑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干欄式吊腳樓。大部建于“改土歸流”之后,僅從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廟、文廟、斗姥閣、隆興寺、東山寺、財神廟、城隍……[詳細]
  奢香墓,在大方縣城北0.5公里處云龍山下烏龍坡頭的洗馬塘畔。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奢香病逝,年僅35歲。明王朝遺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參加祭奠葬禮,加溢奢香為“大明順德夫人”,并賜以朝衣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規(guī)矩結合彝俗的墓建風格營造。奢香翹楚水西,奄奄聲華夏,彪炳千秋,是我國歷史上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建立了豐功偉績的巾幗英雄。奢香逝世600年來,其墓葬是幾經(jīng)滄桑陵谷改,一抔黃士嗟猶大;……[詳細]
  敖家古墓石刻敖家古墓石刻位于石場鄉(xiāng)鹿樓村,由南北兩組墓群組成。南墓群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北墓群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兩墓群間隔30余米,依山而建,逐級升高,墓圍占地1200余平方米,該墓群系葬敖正科祖孫三代七人,據(jù)北墓群碑文記載:正科祖輩,家境貧困,到其父敖治國時,家境漸富,治國死后,正科繼承家業(yè),成為一方巨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4),正科獨子年輕早喪,又二年正科亦忘,只……[詳細]
  黔西觀音洞遺址位于貴州省黔西縣沙井鄉(xiāng)井山村,為舊石器時代遺址,時代約從距今20萬年到4萬年。洞穴堆積厚達9米,分為上、下兩部分。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石制品3000多件,種類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狀器、石錐、雕刻器等多種。石器的原料、制作與類型組合都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反映了西南地區(qū)舊石器時代文化發(fā)展的特點。已發(fā)現(xiàn)的哺乳動物化石有20多個種類,其中尤以劍齒象、犀牛等的數(shù)量為多,與早期人類的狩獵活動密切相關。這……[詳細]
  大方甘棠古道,位于大方縣黃泥塘鎮(zhèn)甘棠村西南3公里處,建于明代,青石鋪墁,現(xiàn)存古道長約2公里,寬1-2米,南與西河古道相接。,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驛道上殘存有李太英伯母節(jié)孝坊,石刻工藝精湛,始建余1918年,占地面積10平方米,原牌坊為三門四柱,后于文革期間遭破壞,現(xiàn)存一門四柱,門寬1.27米,門高2.3米,通高5.8米。位于大方縣雙山鎮(zhèn)與竹園鄉(xiāng)交界之落腳河西岸。系攝貴州宣慰使奢香所建“龍場九驛……[詳細]
  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之大方縣部分位于紅旗街道文星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貴州省大方縣城關鎮(zhèn)今文星街福音堂,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為一中西合璧建筑,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積276平方米。198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旋即撥款維修。舊址內(nèi)舉辦相關的革命文物展覽,展出各種文物100余件。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遺址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到達畢節(jié),先在大方縣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川滇……[詳細]
  介 紹 位于市區(qū)東北80公里處,規(guī)模宏大,是全國僅存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司莊園之一。該莊園坐東向西,依山勢而建,四周磚砌圍墻,沿圍墻設有6座土筑碉堡。整個建筑分左中右三路主體構筑,設迴廊相互貫通。部分建筑是仿日本唐招堤寺所建,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交 通 畢節(jié)客車站坐車到大屯鄉(xiāng),下車后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貴州畢節(jié)市……[詳細]
  可樂遺址位于貴州省赫章縣可樂鄉(xiāng)可樂河兩岸的丘陵坡地上,是一處戰(zhàn)國至漢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的遺址。遺址區(qū)包括遺址2處、墓葬群14處。遺址和墓葬群均有漢代遺址和戰(zhàn)國時期的當?shù)厣贁?shù)民族(即夜郎)遺址和墓葬兩類。漢代城址,位于可樂河南岸,平面為“豬心形”,面積約6-7萬平方米,有夯土城墻環(huán)繞。城內(nèi)出土大量青銅戈、矛、錢幣、瓦當、花紋磚等建材及陶、銅、鐵等生產(chǎn)和生活用品。夜郎文化遺址距漢城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