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紹興市旅游

紹興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東漢時,會稽山陰(今紹興市)的西南,群山聳立,東北地勢低洼,,曹娥江掠過東境,浦陽江流貫西疆,兩江都和杭州灣相通,每當潮汐倒灌,山洪暴發(fā)時,東北帶遍地漫溢,一片茫茫澤國,頓時成為魚譬之地,百姓受盡災難。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馬臻出任會稽太守。他是當?shù)厝耍苣芰私饷耖g疾苦。到任后便勘察地勢,設計方案,組織百姓平高丘,束狂瀾,以會稽郡城為中心,筑起自五云門至曹娥江的東湖堤,長七十二里,又筑起從常禧……[詳細]
  三江閘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位于斗門鎮(zhèn)三江村北300米處。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紹興知府湯紹恩建。為解除山陰、會稽(今屬紹興縣)、蕭山三縣的內(nèi)澇和防御海潮倒灌而建。閘長108米、頂寬9.16米,閘體利用山峽形勢以巨石砌成,石間用榫卯連接。加立27個梭墩,共28孔,皆用天上星宿命名,故名稱“應宿閘”。上架石梁,既能啟閉,又能通行,F(xiàn)閘門已廢,僅起橋梁作……[詳細]
  王充墓位于上虞杭浦村西南十四都烏石山上。清嘉慶十二年邑人林鑒修治,咸豐五年林臣、謝簡廷重修立石。1965年擴建茶聲時將墓平毀,僅存咸豐五年所立石碑一塊,上刻“漢王仲任先生充之墓”。1981年省人民政府款在原址修復,墓呈圓形,用烏石砌成,頂部封土植草,通高2米,直徑5米,墓前立清咸豐五年墓碑。墓臺寬10米,深11米,也用烏石筑成,墓臺前立《王充簡介》的說明碑。墓地造型簡潔樸素、莊重肅穆,四周為蔥郁的……[詳細]
  張秋人烈士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898—1928公布時間:1981年4月13日位于牌頭鎮(zhèn)水霞張村前山頭。張秋人(1898-1928),學名慕翰,別名秋莼。諸暨人。1921年參加“中國社會主義研究會”,下半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青年團中央候補委員、中共上海區(qū)委候補委員、青年團江浙皖區(qū)兼上海地委書記。1926年在廣州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等職。1927年9月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同年底,在杭州被捕。……[詳細]
  新勝古建筑群位于諸暨市街亭鎮(zhèn),年代為清。街亭鎮(zhèn)新勝鄉(xiāng)土建筑(前新屋、太和堂)建于清代,規(guī)模較大,結(jié)構保存完好,布局合理,在地方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新勝鄉(xiāng)土建筑的前新屋建筑布局局線明確,其獨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使既有良好的防衛(wèi)功能,又反映出宗族聚居的建筑格局。太和堂為清代文化名人傅曉淵之祖宅,內(nèi)有清代著名經(jīng)學家俞樾手書的《梅嶺課子圖》、《守梅山房》等碑刻題記,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具有較高……[詳細]
  天姥古道是浙閩古干道上的重要路段,于南朝開通后,臺州、越州始有經(jīng)濟文化交往。新昌境內(nèi)的古驛道西接嵊州,南通天臺。今保存最好的是小石佛驛鋪段約300米,迎仙橋至104國道段約200米,班竹村落馬橋至會墅嶺腳路廊段約800米,會墅嶺段約400米,天姥寺至冷水坑村、普濟橋段約2100米,橫渡橋村北至皇渡橋南約600米和關嶺鋪段約300米。這幾段驛道寬約1.3-2.2米,多為溪卵石路面,卵石路面鋪砌形狀各……[詳細]
  羊山造像及摩崖石刻(含石佛寺)位于紹興市柯橋區(qū)齊賢鎮(zhèn),年代為唐至民國。山石佛造像位于齊賢鎮(zhèn)山頭村羊山石佛寺。像高4.50米,雕鑿于三面環(huán)水,一面與禪院相連之孤巖上。造像臉形豐滿,全跏趺坐于仰蓮,下設須彌座,為釋迦坐像。彩塑剝落,雙手已殘。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所題《羊山石佛庵碑記》云:隋開皇年間(581~600),越國公楊素派人開山取石,擴建羅城,留下孤巖。唐時在此建靈鷲禪院。今稱石佛寺。按其……[詳細]
  泗龍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1937年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泗龍橋由三孔石拱橋和十六孔石梁橋組成,全長96.40米,寬2米,東西向橫跨青甸湖。石拱橋靠近北岸,全長約26米,中孔凈跨6.10米,拱矢高3.10米,邊孔凈跨5.40米,拱矢高2.54米,薄墩薄拱;石梁橋較低矮,與拱橋南端相連,南岸建有入口石亭。 泗龍橋設計合理,造型別致,既便于通航又溝通兩岸交通,省工省料,是一種適合河……[詳細]
  同興里位于上虞區(qū)小越鎮(zhèn)橫山徐村。是上虞著名鄉(xiāng)賢陳春瀾和其侄子出資建造的一處中西合璧晚清民國典型的江南代表性民居。寓意“兄弟同心,共同興旺”。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分三縱三橫軸線布局,占地10畝,建筑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筑布局嚴謹、氣勢宏偉,中西合璧、外雄內(nèi)秀,為上虞單體獨院規(guī)模最大的臺門式建筑。2010年,在中軸線布置有“陳春瀾生平事跡陳列館”,展覽面積近2000平方米,以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形象生動地……[詳細]
  賀知章《龍瑞宮記》摩崖刻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唐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位于禹陵鄉(xiāng)望仙橋村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石高4米左右,唐代題刻,全稱《龍瑞宮記》。唐秘書監(jiān)賀知章撰并楷書,文曰:“宮記秘書監(jiān)賀知章宮自黃帝建侯神館,宋尚書孔靈產(chǎn)入道,奏改懷仙館。神龍元年再置。開元二年,敕葉天師醮。龍現(xiàn),敕改龍瑞宮。管山界至:東秦皇、酒甕、射的山;西石山;南望海、玉笥、香爐峰;北禹陵、--的潭、五云……[詳細]
  紹興海塘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清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 位于孫端鎮(zhèn)、馬山鎮(zhèn)、斗門鎮(zhèn)、馬鞍鎮(zhèn)和安昌鎮(zhèn)一帶。始于春秋,后屢經(jīng)增修,明嘉靖間全線貫通,清代多易石加固,全長60余公里。其中東起萬圣庵,向西經(jīng)鎮(zhèn)塘殿、大潭、老三江閘、湯灣、南塘頭、姚家埠至益農(nóng)閘止18.3公里和安昌鎮(zhèn)道士至大和山1.2公里屬保護范圍。塘面寬5-10米、高2.7-3米。塘身外側(cè)用條石錯縫砌疊,呈魚鱗狀,內(nèi)……[詳細]
  千佛院石窟造像位于城西南石城山峽谷間,亦稱七寶院。造像分兩窟,佛龕依山而鑿,均南向。右龕順孤壁重列雕鑿佛像1040尊,高盈尺,間以兩軀菩薩立像及18尊羅漢坐像。左龕雕佛像35尊,橫列。嘉泰《會稽志》:“七寶院,在縣西南五里。舊號元華寺,齊永明中盂蘭法師建,會昌廢。晉開運三年,趙仁爽見巖龕有石佛千身,重建院宇,改千佛院,大中祥符元年改賜今額!薄缎虏h志》:“明洪武十五年(1382)復名千佛院。”此……[詳細]
  太平邢氏宗祠又名敦倫堂,位于中國浙江省紹興嵊州市長樂鎮(zhèn)太平村橫街15號、西鄰清風公祠,為太平邢氏總祠(屬剡西邢氏),始建于明萬歷八年(1580),清乾隆五十年(1785)、嘉慶七年(1802)、道光四年(1824)和民國六年(1917)等多次重修。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514平方米,南側(cè)設有道地,分門廳(內(nèi)側(cè)穿堂下設戲臺)、正廳(兩側(cè)設廂房)和后廳(兩側(cè)設側(cè)屋,西側(cè)屋為近年重建)三進,其間以穿堂……[詳細]
  廣寧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市區(qū)廣寧橋直街。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明萬歷二年(1574年)重建。單孔七邊形石拱橋,南北走向,跨漕河。全長60米,寬5米,凈跨6.1米,矢高4.6米。拱券七折縱聯(lián)分節(jié)砌筑,券石頂刻有鯉魚跳龍門、金龍伴玉兔等圖案石刻6幅和捐資題記,橋堍嵌《重建廣宋橋記》碑數(shù)通,橋上置欄板與覆蓮望柱。廣寧橋的多邊形拱券結(jié)構是明清時期紹興地區(qū)橋梁……[詳細]
  西坑古建筑群位于鏡嶺鎮(zhèn)西坑村,該村盛產(chǎn)西坑青石,其石雕被公布為紹興市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西坑古建筑群包含了四座臺門,即上二十四間臺門、下二十四間臺門、上檐頭臺門、十三間臺門,臺門僅以弄堂相隔,體現(xiàn)了先人“分戶合族、聚只一家”的遺風。西坑古建筑群做工考究,雕刻精美,地方特色鮮明,體現(xiàn)了當時的物質(zhì)生產(chǎn)、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風俗習慣,且現(xiàn)仍居住著陳氏后代,保留了較多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是血緣聚居傳統(tǒng)村落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