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221、鐵寺寨
鐵寺寨
  鐵寺寨位于大別山腹地,豫東南鄂豫交界的天臺山、老君山之間,古店、牛沖、卡房三村交界地段,海拔高度681米,主峰烏龜石包,次峰香爐石、馬鞍山、殺人坳、燕子窩。諸峰環(huán)繞相連,相互拱衛(wèi),猶如一條連綿起伏的”長龍”盤繞在鐵寺寨周圍。自明朝初期建寨以來,鐵寺寨歷經(jīng)滄桑,如今已破損嚴重,十里城墻斷續(xù)存在,百余處防患施舍(炮臺、瞭望臺、碉堡、掩體、糧食彈藥存儲洞等)殘留多處,東、南、西、北有四道寨門顯現(xiàn)。相傳此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有“朱洪武九打九焰山”之傳說。朱洪武攻打九焰山后獲取“寨之優(yōu),在于易守難攻”之經(jīng)驗,于是大量筑城建寨,以防外擾。僅卡房境內(nèi)現(xiàn)存古寨7處,累計石城墻百余里。有歷史記載,清同治三年,鐵寺寨重新修建時耗資巨大,增設了炮臺、防彈坑設施,并且將城墻加寬增高,有的地段高20余米,寬達2米。堅固的城寨,歷史上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戰(zhàn)爭洗禮。明末農(nóng)民起義軍李自成“三殺河南,七殺湖北”時,附近部分村民……[詳細]
谷水王灣遺址
  王灣遺址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城西約3公里處郊區(qū)谷水鎮(zhèn)王灣村澗河東南岸第一臺地上。遺址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195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發(fā)現(xiàn)該遺址,1959年秋、1960年春,曾兩次進行發(fā)掘,共揭露面積3350平方米。發(fā)現(xiàn)有新石器時代的房基9座,灰坑、窯穴179個,陶窯1座,墓葬119座。王灣遺址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厚達3米左右,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王灣一期文化、王灣二期文化和王灣三期文化。經(jīng)研究認為,王灣一期文化屬仰韶文化,王灣三期文化屬河南龍山文化,而王灣二期文化介于兩者之間,具有中間過渡性質和特征。王灣一期文化發(fā)現(xiàn)居住房基7座,可分大、中、小三種,全為地上建筑,且均被后期墓葬或灰坑破壞。居住面的結構可分為兩類,一為草伴泥的紅燒土,表面堅硬龜裂;一為石灰質物質做成,堅硬而光滑。墻基結構多為挖槽建造,內(nèi)填碎紅燒土,墻基內(nèi)外都有柱洞。共發(fā)現(xiàn)灰坑8個,形狀有鍋底形、直筒形……[詳細]
223、贠家大院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贠家大院
  贠家大院位于靈寶市豫靈鎮(zhèn)底董村焦村自然村。大院建于清晚期。建國后,收歸國有,20世紀60年代,鄉(xiāng)財政出售給贠承業(yè)等八戶人家。大院坐北朝南,主院居中部,西側各有偏院一座,三座院均為二進式,主院大門前有照壁,大門設在主院中部,兩邊各有門房三間,通寬19米,進深7米,門房后為廳房,廳房五間,中部為通道,廳房后東側為書房,書房三門間,書房后為二門,二門為磚雕圓門,二門內(nèi)有東西廂房,各三間,上房為五間,主院通長140米,偏院,每偏院均寬15米,廳房各三間,偏院、門房、上房均已拆除,偏院通長均140米。該大院對于研究清代大型組群建筑有重要價值。走進贠家大院,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石雕,大門的兩側是一對石獅子,雄獅高大威猛,威風凜凜。雌獅秀氣溫和,仁慈可愛,大大的嘴巴微微開啟,兩眼高高凸起,眼珠似乎還在轉動,石獅子見到了幾多繁華,幾多衰敗,是非成敗轉頭空。正房那粗壯的柱子下面的青石底座,最下方是方形,最上方……[詳細]
224、開封府文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封府文廟
  開封府文廟最早是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4年)的汴梁路學。是利用北宋太學的舊址改建的。北宋太學的舊址原在內(nèi)城朱雀門外附近,有北宋嘉祐年間所刻的全部儒家必讀的石經(jīng),用篆楷兩體書寫,世稱二體石經(jīng)。金代貞祐年間(1213-1216年),為抵御蒙古,金人將內(nèi)城擴大,太學剛在拆遷的范圍。金人在匆忙中將太學遷移東南城下,石經(jīng)亦隨之遷移。金亡以后,元人即以其地改建為汴梁路學。那時石經(jīng)堆積如山尚未樹立起來。元代中期,曾整理石經(jīng),發(fā)現(xiàn)已殘缺不全,就予以修復,李師圣撰《修復汴梁石經(jīng)記》敘述了這次修復的經(jīng)過。元代晚期,汴梁遭受水患,學宮受水淹圯,石經(jīng)再次受到?jīng)_擊而殘缺。明永樂五年(1407年),稱開封府儒學,移建于麗景門(宋門)內(nèi)西北(今鐵娘娘廟胡同)石經(jīng)移在兩廡內(nèi)。明末城淹,文廟及石碑均淤地下。清順治九年(1652年),知府朱之瑤將府文廟移今址(文廟街,今開封師范學校東院)所余殘碑隨同遷移。據(jù)前人記載,……[詳細]
廟上村地坑窯院
  廟上村地坑窯院河南陜縣地方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中國黃土丘陵地區(qū)較普遍的一種民居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作為中國民間“建筑奇跡”、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的陜縣地坑院,目前已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在河南陜縣境內(nèi)仍有一百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地坑院。今天的地坑院更多的已經(jīng)成為民俗文化的歷史痕跡,保留在當?shù)氐钠渌S多民俗民風之間,吸引著八方游客。在河南的西部,有個被國內(nèi)外游人稱作“建筑奇跡”的民俗現(xiàn)象,那就是“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地坑院,人們也稱它天井院。許多國內(nèi)外游人更是對黃河岸邊這一奇異的民間建筑文化風俗嘆為觀止。地坑院與原始先民的穴居傳統(tǒng)淵源極深。地坑院距今已有約4000年的歷史,一度是我國黃土丘陵地區(qū)較普遍的一種民居形式,特別在豫西、晉南、渭北、隴東尤為集中。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見稀少,廢棄的窯院或填沒,或塌陷,難覓往日風貌。但在三……[詳細]
226、伏羲臺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伏羲臺遺址
  伏羲臺遺址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洛口村。坐落在黃河南岸,黃河與洛河交匯處東部的夾角地帶,高出河岸80米的臺地上。遺址于1984年發(fā)現(xiàn),由于當?shù)匕傩辗Q此地為“伏羲臺”,據(jù)此命名為“伏羲臺遺址,據(jù)先秦典籍記載,黃帝、伏羲、堯、舜、禹等均在洛汭“修壇沉璧”,祭天祭川,遺址西北有傳說中的伏羲臺。1992年5月,經(jīng)有關單位、專家認定此處為當時祭天場地。晉•王嘉:《拾遺記》卷一:“伏羲為上古,觀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圖書著其跡,河洛表其文!鼻迩∈辍鹅柨h志》載,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曾在此敕建“羲圣祠”,元代曹鐸又在祠側建“河洛書院”。遺址由于黃河向南滾動,部分塌陷河內(nèi),臺地上地勢平坦,現(xiàn)為農(nóng)田,F(xiàn)存遺址略呈橢圓形,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約60000平方米。在崗沿、溝邊距地面0.5~1米處見文化層,最厚處達2米,灰色或淺灰色土,內(nèi)含遺物豐富。采集有陶器殘片、石器等……[詳細]
共城百泉書院
  百泉書院宋元時稱為太極書院,位于百泉湖東岸。創(chuàng)建時間為宋,到了元時,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其中關鍵人物是姚樞,姚樞曾任燕京(北京)行臺郎中,1141年辭官來輝隱居,耕荒種田,耕讀自樂,自刊《小學》《論孟》等書,散之四方,以惠學者。慕姚樞之名,1250年,著名學者許衡、竇默也從河內(nèi)(河南沁陽)、肥鄉(xiāng)(河北大名)來到百泉。他么在太極書院內(nèi),經(jīng)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歷、兵刑、食貨、水利無所不授。不論學生出身貴賤、智商高低,他們都能因人施教,使求學者皆有所得。百泉彈丸之地,遂成理學淵藪。一時擔簦負芨者,絡繹于道,使得太極書院與朱熹創(chuàng)辦的鹿洞書院,陸就淵創(chuàng)辦的鵝湖書院并駕齊驅。因當時的許多名臣和學者都曾受學于此,故后人在評說理學的發(fā)展時有“宋興伊洛,元大蘇門”(意即理學興起于宋代的洛陽,發(fā)揚光大在元朝的輝縣蘇門山)之說。 姚樞等人離開百泉后,太級書院漸漸蕭落。到了明代成化面間,沉寂了220余年的太……[詳細]
襄城文廟
  襄城文廟它是中原創(chuàng)建最早的文廟之一,后經(jīng)歷代擴建整修,至明清形成東西寬118米,南北長192米,占地22656平方米的建筑群,金初遭兵燹,邑人衛(wèi)衍出資重修,作縣內(nèi)學署。元、明、清歷毀歷修,僅存大成殿1座,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建。該殿建在青石高臺上,殿前有月臺。殿面闊5間,進深3間,房頂是九脊八坡歇山式構造,綠色琉璃瓦頂。解放后曾一度作為學校使用,1963年被歸類為河南省重點保護文物,2013年5月經(jīng)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襄城縣公安局治安巡邏大隊辦公大院。文廟大門外泮池之南有琉璃照壁,又名奎壁,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挑山式壁頂,上為琉璃瓦,壁高9.5米,長24.45米,厚1.63米。全壁除邊框外,有3組彩色雕磚,其中主體畫面長13.25米,由兩幅雙龍戲珠畫面組成,東側畫面為麒麟望月,西側畫面是雙風朝陽,下飾云雷紋和花草紋雕磚兩層。壁基座長26.……[詳細]
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
  豫陜鄂前后委舊址,又稱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位于河南省魯山縣老城大街中段、縣委大院西側的福音堂。 豫陜鄂前后委舊址的樓房始建于1891年,當時,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來到魯山傳教,在這座樓相鄰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此樓為配房,是牧師和傳教士居住的地方,人們稱它為牧師樓。樓房為磚木結構西歐建筑風格,是魯山當時最漂亮的建筑。1947年魯山解放時,傳教人員離去。這里成為豫陜鄂后方工作委員會領導人的駐地。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魯山一度是豫陜鄂邊區(qū)和豫西區(qū)首府所在地,是它們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工商業(yè)比較發(fā)達。1948年4月25日,在魯山縣召開的豫陜鄂前委和后委聯(lián)席會議上,鄧小平做了題為《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的報告,這就是后來被專家們稱作的魯山報告。該報告被專家稱作是鄧小平早期經(jīng)濟思想的雛形。豫陜鄂前后委舊址就是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 1948年4月22日,鄧小平……[詳細]
230、康定國公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定國公墓
  元代康定公墓碑,俗稱關關碑。碑后墓冢原高約7米,現(xiàn)已削平。此碑現(xiàn)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碑通高5.82米,由碑首,碑身、龜趺座三部分組成,青石質。碑首高1米,寬1.25米,正面碑額鐫刻元末丞相脫脫篆書“榮祿大夫河南省平章攄忠協(xié)義宣力功臣康定公碑”,3行21字。碑額上面及兩側高浮雕盤龍圖案。碑文楷書,由張翥撰文,孫翥書丹。碑文記述了關關鎮(zhèn)壓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紅巾軍的戰(zhàn)斗歷程,因戰(zhàn)功卓著,由一般軍卒升為百戶侯,又越級升為萬戶侯、官居一品的一生經(jīng)歷。據(jù)碑文所載,關關(1312年~1365年),字文祖,沈丘縣人,蒙古族。此人深沉勇猛,有武藝,喜歡游獵,嫻于騎射。元朝末年,-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終于在1351年爆發(fā)了紅巾軍大起義。在紅巾軍強力打擊下,元軍節(jié)節(jié)敗退,元政府招募軍隊,關關糾集萬余人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先后在羅山、汝寧、禹縣、許昌、魯山等縣充當先鋒,因功受封百戶侯。1353年,紅巾軍一支部隊進攻……[詳細]
?h碧霞宮
  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圣母廟,俗稱奶奶廟。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巔,座北向南,前后三進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樓閣87間,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shù)墓糯ㄖ。宮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h知縣蔣虹泉主持興建,歷時21年落成。后經(jīng)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漸具現(xiàn)今規(guī)模,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霞宮座北向南,87間殿宇、樓閣以南北軸線為中心,對稱分布,組成三個院落,中軸線上有戲樓、萬物資始坊、硬山頂山門、四阿頂二門、卷棚歇山與懸山頂組合的正殿以及三重檐歇山頂?shù)膶嫎。碧霞宮正殿是碧霞宮主體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殿建在2米高的月臺上,兩邊各有垂帶式十蹬踏步,供上下月臺,正中石雕盤龍御路,上雕二龍戲珠。大殿為卷棚歇山頂拜殿和懸山頂后殿組合式建筑,頂覆綠琉璃瓦,飛檐挑角。面闊5間,進深7間,前為拜殿,檐向外伸出1.5米有余,有斗拱。后為正殿。拜殿前左右兩窗透雕松……[詳細]
扁擔會革命舊址
  扁擔會革命舊址 1935年 信陽縣 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舊址,又稱扁擔會革命起義舊址。在信陽市西北45公里處的邢集鄉(xiāng)高堰村小石嶺莊,有一處座西朝東的院落,這里就是鄂豫邊省紅軍游擊隊誕生地舊址。 1935年,河南省委和鄂豫邊工委遭到破壞后,合并成鄂豫邊省委,書記張星江。不久,省委確定在屬桐柏山區(qū)的信陽、確山、桐柏、泌陽四縣邊界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革命根據(jù)地。這年九月,派周俊鳴同志(原河南省委軍委書記)來到這一帶,聯(lián)系當?shù)卮蟾锩鼤r期的老黨員吳仁輔及汪心泰、吳恒秀等建立起中共尖山支部,書記汪心泰。月末,省委書記張星江、委員王國華等來這里指導工作,認為此地偏僻,群眾基礎好,遂將省委機關遷到這里(當時省委也曾經(jīng)在此舊址活動),著手建立紅軍游擊隊的準備工作。 1936年1月4日,鄂豫邊省委在這所舊址(汪心泰同志的家)建立了紅軍游擊隊(亦稱豫南游擊隊)![詳細]
233、陳楚故城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楚故城
  陳楚故城陳楚故城(今淮陽縣城)是西周至春秋末陳國的國都。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所破,楚頃襄王遷都于此。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nóng)民大起義,在此建立了第一個農(nóng)民革命政權!对涂たh圖志》記載:“陳州州城枕蔡水”!端(jīng)注》載:“沙水……又東南逕陳城北,故陳國也!薄对娮V》載:“陳都于宛丘之側”。《淮陽縣志》載:“州城即古陳國”。今淮陽城址與文獻記載相符!对娊(jīng)·陳風》云:“東門之池,可以漚麻”!端(jīng)注》記載:“城之東門,內(nèi)有池,池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許,……水中有故臺,詩所謂東門之池也!薄对涂たh圖志》記載:“東門池,在州城東門內(nèi)道南”。今淮陽城東門內(nèi)道內(nèi)亦有池,南北長,東西窄,池中有故臺,與文獻記載特征一致。淮陽城筑于何時?據(jù)《九域志》記載:“陳胡公筑”。《呂氏春秋》載:“荊莊王欲伐陳,……曰:‘城池高,溝洫深’”!俺訛殛愊氖蟻y故伐陳,……殺夏征舒轅諸栗門”。《左傳……[詳細]
234、遂平濟瀆廟
遂平濟瀆廟
  座落在遂平境內(nèi),有皇上御批的“濟瀆廟”。遂平濟瀆廟在歷史上也因其規(guī)模大、香火旺、人脈盛,在清朝順治和乾隆兩個時期均被推認為縣八景之一,受到歷史的贊譽和褒獎。遺憾的是這座古廟己被歷史湮沒,給后人留下了一些遺跡和遐想。古詩贊曰“由來四瀆視諸侯,肯求平原禱祀求,抵為靈源開北面,遂敬瞻拜盛神州!弊x起來真讓人聯(lián)想翻翻。遂平濟瀆廟,位于縣東部平原地區(qū),距縣城有20多公里的任莊村廟mai西首。該廟北面與西面有謝湖溝(古大楊子河,傳說亦稱濟水)環(huán)繞,東為開闊地,與上蔡交界,南為廟會會場,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來此進香朝拜,均在此聚結、活動。縱觀廟院四周環(huán)境,河水清清,綠樹成蔭,優(yōu)雅舒心,真是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尚佳的風水寶地。其所以能成為遂平縣古八景之一,除了這里的環(huán)境優(yōu)美之外,濟瀆廟本身的魁力也會讓世人稱道。建廟的歷史最早。相傳,該廟始建于唐朝,距今有1370多年的歷史。據(jù)該廟現(xiàn)存殘碑記載:唐太宗貞觀七年(……[詳細]
235、別公堰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公堰
  別公堰舊址位于西峽縣城北六公里處,雙龍鎮(zhèn)十畝地村。別公堰,原系宛西地方自治派首領別廷芳所創(chuàng)建。民國十七(1928)年,別廷芳采用村治派的主張,開始由單純辦民團改為全面推行以“自衛(wèi)、自治、自養(yǎng)”為內(nèi)容的地方自治。作為別廷芳地方自治豐碩成果之一的別公堰,又名石龍堰,初稱喬家堰(亦稱三河堰)。據(jù)說宋代范仲淹在鄧州為官時,曾在此調查,試圖開鑿河渠,但未成功。還有一位在西峽口經(jīng)商發(fā)了財?shù)年兾魅耍顿Y開渠引鸛河水灌溉北堂、五里橋一帶土地。因施工困難等諸多因素,亦未成功。不過這里的人們一直沒有放棄改變當?shù)厣a(chǎn)條件的愿望,大渠無力開鑿,就在灌區(qū)邊沿石門至城關開了一系列小堰。民國十八(1929)年,地方民團司令別廷芳經(jīng)過多次實地考察,決定在羊溝口修一大石壩,開渠引水澆田。當時自治派高層和社會不少人持反對態(tài)度,不少人勸其放棄修堰的念頭。而別廷芳則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認為宋代范仲淹、陜西商人修堰失敗,主要是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