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旅游

甘肅省文物古跡介紹

301、貢巴寺
貢巴寺
  介 紹 周圍森林茂密,奇花異卉競相斗艷,長有各種珍貴的藥草,芳香四溢;山泉處處,如明珠璀璨奪目,珍禽異獸出沒于林間,鳴囀于枝頭。因此,這里歷來被佛教信徒尊為吉祥寶地。 貢巴寺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有僧侶107人。當年農(nóng)歷四月十七日,為當朝皇帝和皇太后祝壽,舉行了大規(guī)模法事,并在原有丁古扎倉的基礎上,擴建了參尼扎倉、居巴扎倉和曼巴扎倉。皇帝為該寺頒賜了“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長生牌位和“皇太后萬歲萬萬歲”的長生牌位,以及寺院的匾額,金字、旌表和金銀五千兩,大寺的誥封金冊等。 當年九月,該寺的上下兩院經(jīng)堂竣工,連同十二個靜修院,舉行了隆重的“為文殊大皇帝祝壽”的活動。次年三月,建立了單純的獨立儀軌,隨之將江車靜修院等十二個靜僧院合并,時有大經(jīng)堂、菩薩殿、0殿、四個扎倉,有-6位,成為卓尼境內(nèi)規(guī)模僅次于禪定寺的大寺院。 清末,貢巴寺歸屬夏河拉卜楞寺,從此,由拉卜楞寺任命法臺,處理教務……[詳細]
302、張掖鼓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掖鼓樓
  張掖鼓樓,又名鎮(zhèn)遠樓、靖遠樓,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城中心。據(jù)《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碑刻記載,鼓樓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毀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鼓樓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磚包砌,基部襯砌石條,臺頂砌有一米高的女墻,下部四面中軸線開券形門洞。門洞平面呈十字型,與四條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門洞頂部砌五層磚券,上面嵌刻磚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薰”、北為“鎮(zhèn)遠”。樓閣上下兩層,重檐四面懸掛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曉月”、南“祁連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為東“九重在望”、西“萬國咸賓”、南“聲教四達”、北“湖山一覽”。鐘鼓樓東南角有唐鐘一口,鑄有圖案,每層6格,上層其中3格為飛天,飛天戴花冠,袒上身,下著裙,露腳,手拿花束;中層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層6格,其……[詳細]
東灰山遺址
  時代:夏、商東灰山遺址位于民樂縣六壩鎮(zhèn)東北約2.5千米處,遺址是由灰土與沙土堆積而成的一座呈東南~西北走向沙土丘,高出地表約5~6米,面積24萬平方米。屬四壩文化。1958年發(fā)現(xiàn)。1987年,吉林大學考古系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發(fā)掘,出土文物1003件,其中有彩陶、青銅器、骨器、石器、木器等。在遺址的文化堆積中發(fā)現(xiàn)小麥、大麥、高粱、粟、稷、等作物的炭化籽粒。沙丘東北部為墓葬區(qū),墓葬分布密集,多作西北—東南向排列,與沙丘走向一致。共清理墓葬249座,均為豎穴土坑墓,部分有龕,極個別有腰坑。僅兩座墓發(fā)現(xiàn)有木質(zhì)葬具,盛行尸骨不全的亂骨葬,合葬墓占有一定比例,各墓隨葬品數(shù)量差異較大,約三分之一的墓葬無隨葬品。東灰山遺址是繼玉門火燒溝遺址之后,又一處較大規(guī)模且經(jīng)科學發(fā)掘的四壩文化遺址,為全面認識四壩文化的內(nèi)涵和面貌提供了豐富資料。遺址發(fā)現(xiàn)的農(nóng)作物炭化籽粒年代早到距今5000±159年前后,其中……[詳細]
張掖二郎廟
  座落在張掖市區(qū)青年東街,解放前設甘泉鎮(zhèn)公所,縣民眾教育館,現(xiàn)改建為張掖市食品公司。廟內(nèi),東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宮,明天順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輸?shù)钤谖淞覍m西,祖師廟在武烈宮東。紅墻碧瓦,左右相襯兩柱鐵斗圍桿,雄姿巍巍,殿宇堂皇。內(nèi)供銅佛三尊,造型精巧別致。內(nèi)存《西夏告黑水河諸神敕》碑,又有明天順二年(1458年)前湖廣遣監(jiān)察御史文林郎青城山人牟倫撰《重建二郎廟》碑。原民眾教育館陳列室中有銅佛六像。前三像為佛像,由宏仁寺取來,系唐以后所鑄造;后三像,正中為釋迦(以面龐紋論,似有唐風),北為真君像,南為韋馱像,俱屬唐以后作品!陡手莞尽纺究贪嫫,亦存于此。陳列室西屋圖書室有二十四史,內(nèi)有明萬歷、嘉靖版本。其他有《皇清經(jīng)解》,《通志堂經(jīng)解》等書,俱由前甘泉書院所藏,現(xiàn)藏于大佛寺內(nèi)。地址:張掖市青年東街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詳細]
305、紅灣寺
紅灣寺
  紅灣寺是裕固族乃曼部落(西八個家)的寺院,當?shù)厝罕姺Q之為西八個家寺院,又因最初的寺院背靠一座紅色大山,所以又被稱之為紅灣寺。紅灣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0),距今260多年,該寺院曾遭受多次遭受毀壞,幾移其址。最早始建于縣城南一公里處。后因部族紛爭被焚毀,后人稱這個地方為“火燒房底子”。寺院被毀后,部落首領又發(fā)動群眾多方籌資,在西柳溝樓兒山下復建寺院(舊紅灣寺)。到了清末時期,該寺院又在與外界的沖突中遭到破壞。第三次移址紅灣寺建于1909年,由青海省互助縣卻藏-親自選定,并遷寺至隆場河西畔的紅灣,因所處山呈紅色,當?shù)厝朔Q為紅灣寺。寺院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大殿底座面積2133平方米,上下分兩層,建筑面積470.46平方米,高24.6米,紅灣寺大經(jīng)堂分為兩個部分,下面是底座部分,設計為兩層,整座建筑雄偉恢宏有氣勢,上面是重木質(zhì),為雙重檐結(jié)構(gòu),整個底座仿藏式建筑,彩繪部分采取以……[詳細]
306、清真寺拱北
清真寺拱北
  介 紹 臨夏市清真寺大多在明、清及民國時興建。建筑風格吸收阿拉伯建筑特征,按中國宮殿式建筑建造,以禮拜堂為主體,水堂、教室、住房等建筑為陪襯,總體布局多為四合院式,大殿及主要配殿都是大木起脊式建筑,斗拱屋頂帶前卷及后殿的式樣,規(guī)模宏大,建筑精美華麗,歷史上曾多次毀而復建。 1979年后重建的清真寺多用現(xiàn)代建筑材料和技術,建筑風格各異,主要有宮殿式、阿拉伯拱形穹頂式,也有中阿兩種建筑風格合壁式。其中座落在新西路的清真老華寺、位于韓家寺129號的清真韓家寺、前河沿清真寺位于新西路14號的清真前河沿寺等整體建筑設計奇妙,都是西北地區(qū)很有特色的建筑。 拱北主要指虎菲耶、嘎迪忍耶、哲赫忍耶等學派的門宦始傳人墓廬,也稱金頂,是門宦穆斯林教徒舉行宗教活動的中心。較大的拱北由門宦始傳人的墓廬、禮拜堂、歷代傳教繼承人墓群及其他附屬建筑組成。其中金頂是主體建筑,多為磚木結(jié)構(gòu),有三層八卦、二層六卦、一層四卦,形……[詳細]
武康王廟
  武康王廟,又名李元諒寢宮,俗稱城隍廟,原來是為紀念唐代武康郡王、隴右節(jié)度使李元諒而建的祠,F(xiàn)位于崇信縣城東街。武康王廟始建于唐代,明代進行過遷建和續(xù)建,構(gòu)件保留唐代風格,但大木構(gòu)架屬宋代建筑。它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qū)木構(gòu)件中保留早期構(gòu)件和作法較多、時代較早的建筑之一,是古人的杰作,是中國古建筑的寶貴實例,也是研究西北地區(qū)古代建筑藝術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真實依據(jù)。據(jù)縣志記載,崇信人民因其“開拓韁土、修筑鎮(zhèn)城、德彼民生、感恩王功”而于唐代貞元十三年以前在縣城東門外一百二十步建祠塑像,春秋祭祀。宋紹圣四年(1097),崇信知縣王需修繕廟貌。明洪武三年(1370),縣民李斗等人遷建城內(nèi)。天順七年(1460)崇信知縣吉泰將原廟址內(nèi)四根宋、元時期鐫刻石柱移入,建亭于殿前。萬歷三十三年(1605),崇信知縣邊國柱以塑像主次不當,又未能變更,將大殿改為寢宮,另建正殿于前。崇禎六年(1633),兵燹殿亭俱毀,僅剩寢宮……[詳細]
308、湘樂磚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湘樂磚塔
  湘樂磚塔位于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湘樂鎮(zhèn)北臺地上,北靠宇村原,西南距寧縣城35公里,建造于北宋時期。湘樂古城址建于何時,無考。目前城垣殘存,磚塔聳立于古城內(nèi)的西北角。磚塔,平面呈六角形,樓閣式,高七層,頂部殘,通體高約22米。第一層塔身很高,無臺基和基坐,越向上越收小,每面寬3.76米,門向南,單磚券頂,門高2.22米,寬1.18米,進深2.06米。內(nèi)辟六角形塔室,每面寬1.42米。第一層門北面開券門,施龕室,門寬0.70米,寬1.65米,進深0.80米,龕高2米,寬1.04米。各層塔檐每面出雙抄華拱,每面斗拱五朵,上承替木。在第二層和第三層施平坐,平坐下斗拱與檐下相同,平坐上施欄桿,欄板為直欞式,上施斗子蜀柱,做八角形柱,柱頭施明顯的卷剎。塔身各層每間隔一面設真門或刻版門與直欞窗,真門為圭角形門洞,版門施方形門框,雙門半掩,門向各方都有。第六層塔檐每面三朵斗拱,與他層不同。據(jù)建造形式和風格看應……[詳細]
六工城遺址
  時代:漢至唐六工城遺址位于中國甘肅瓜州縣南岔鎮(zhèn)七工村西2千米處的荒草灘上。該遺址最早在1926年被著錄,1944年正式開始考古調(diào)查。六工城遺址由城和障兩部分組成。大城東西長362米,南北寬304米,面積110048平方米。城墻底寬4米,頂寬2.8米,高7.5米,夯土版筑,夯層厚約0.16米。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門及甕城,城墻呈直線,唯以東城墻連續(xù)四次內(nèi)折,南、西、北墻保存相對較好,外城東墻倒塌嚴重。全城共有內(nèi)外角墩7個、馬面8個。大城東北連接一座小城障,平面呈方形,南面正中設門,東西長76米,南北寬82米,面積6232平方米,夯土版筑,底寬8.3米,頂寬4.9米,高10米。除東北角外側(cè)剝落較為嚴重外,其它墻體保存完整。六工城遺址是絲綢之路上兩漢以來一處重要的城址,初步考證大城當為“宜禾縣”,小城當為“昆侖障”之故址。始建于漢代,城外有農(nóng)田水利遺跡,證實當時宜禾城既是軍事要塞,又是農(nóng)業(yè)屯墾區(qū)……[詳細]
310、蘭州碑林
蘭州碑林
  介 紹 蘭州碑林以地域文化為特色,從書法藝術的角度,展示黃河文化、絲綢之路文化、西部文化的輝煌歷史和當代成就。 草圣閣一樓,陳列中國傳世書法集粹,真、草、隸、篆、行諸種書體,歷代名家名作,琳瑯滿目。二樓,陳列蘭州碑林鎮(zhèn)館之寶一淳化閣帖、敦煌寫經(jīng)和秦漢簡犢,其中敦煌寫經(jīng)、秦漢簡犢均為首次勒淤貞石。四樓,陳列林則徐、左宗棠、郭沫若、于右任、張大干、舒同、趙樸初、啟功的書法碑刻。五樓,陳列毛澤東和孫中山的書法碑刻。 西廊展示甘肅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書法碑刻。東廊為當代書法家以詠隴詩文為內(nèi)容的書法碑刻。甘肅著名碑刻,裹立于碑軒和古碑苑內(nèi)。隴右書藝院是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進行書法學習、交流的場所,收藏有書法圖書、雜志、報紙、拓片等,可舉辦書法研討會、書法學習班、書法展覽。甘肅蘭州市……[詳細]
金崖古建筑群
  金崖古建筑群分布于蘭州市榆中縣金崖鎮(zhèn)境內(nèi),位于黃河一級支流苑川河中下游。金崖古建筑群主要由金崖驛站、周家祠堂、三圣廟、手工水煙作坊(福元泰煙坊)、永豐金氏家祠、鄭家祠堂、黃家祠堂、談家祠堂、張氏家祠、金崖金氏家祠、岳氏家祠、白馬廟等12處古建筑組成,分布在金崖境內(nèi)苑川河兩岸的河谷階地上綿延12公里的范圍內(nèi)。其中,三圣廟及周家祠堂于1993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古建筑于200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金崖毗鄰省會蘭州,是絲路古道上貨通東西的旱碼頭。明清以后,金崖逐漸成為蘭州水煙的主產(chǎn)區(qū)和集散地,水煙業(yè)的興盛,使金崖成為苑川流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一大批祠堂、廟宇、驛站、會館和四合院等建筑也隨之誕生,F(xiàn)存古建及民居多建于清晚期,現(xiàn)由所在地村委會管理。 金崖古建筑具有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內(nèi)涵豐富、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特點,較為全面的體現(xiàn)了千年絲路古鎮(zhèn)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宗族文化、商旅文……[詳細]
隴上奇觀紅塔寺
  隴上奇觀紅塔寺沿著奔騰不息的洮河水,來到唐汪川紅塔山,這里地勢險峻,山巒層次分明,丹霞地貌別具特色。瞧,紅塔山上,兩根紅色巨柱非常明顯,凸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柱下就是有名的紅塔寺。雄居川心的紅塔山,猶如一條巨龍,由西向東,將這片神奇的土地分為上下兩川,紅塔寺在百丈紅塔巖石上鑿成,塔名由此而得。紅塔寺歷史已很悠久,始建于南宋末年,后經(jīng)多次重修。在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紅塔寺就建成了上、中、下三殿,全寺布局合理嚴謹,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渾。殿內(nèi)共奉三大古佛,寺內(nèi)保留有古洞壁畫和古佛畫像。清末民初,紅塔寺屢遭破壞,后幾經(jīng)重修,又經(jīng)歷十年浩劫,幾乎全毀。二OO一年初,經(jīng)釋智義和尚倡導聯(lián)絡,由緬甸佛界贈送釋加牟尼玉佛一尊,各地僧俗,爭先焚香拜渴,盛況空前,紅塔寺聲名大振,二OO二年初,由主持唐仲吉倡導,推初地方知名人士主事,成立紅塔寺籌建委員會,四方群眾積極捐資29萬元,經(jīng)縣鄉(xiāng)政府批準,征地5畝,于四月初……[詳細]
肅南康隆寺獵場
  介 紹 獵場主要由高山裸巖、高山灌叢和森林草原組成,海拔在2000~4500米之間?德^(qū)草原豐茂,天然林參天蔽日,尤以云杉、圓柏為主。獵區(qū)有雪豹、馬鹿、馬麝、獐、貂、猞猁、藏原羚、哦喉羚、蘭馬雞、雪雞、野熊等各種獵物,種類多,數(shù)量大,易獵獲。 康隆寺獵場可為游客提供適合在野外狩獵生活的帳蓬、發(fā)電機、食品、醫(yī)藥、汽車、馬匹等基本的生活和交通設施。每個獵場每次可接待10多名獵人。外出狩獵主要靠騎馬,輔助以乘車或步行。獵人需要自備防寒服和自己認為必備的藥品;自己辦理攜槍入境手續(xù),攜帶自己狩獵用的-、子彈。最佳狩獵時間: 藏原羚、哦喉羚、蘭馬雞、藏野羚、野牦牛、雪雞等全年均可;巖羊、白唇鹿等以9月至來年4月為佳;馬鹿以10月至來年3月為佳。每期狩獵約需10天左右。甘肅張掖市……[詳細]
314、西峰寶塔寺
西峰寶塔寺
  西峰寶塔寺,位于彭原鎮(zhèn),距城6公里,始建于東漢永平10年(公元67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曾名為浮圖寺、正覺寺,到唐天寶14年(公元755年),修建寶塔改名為寶塔寺。寶塔寺在唐朝的鼎盛時期曾有僧人近200人,一躍而成為慶陽府的一個凈土道場和佛教圣地,法席鼎盛,聲名遠揚。被譽為慶陽府的八景之一。后因天災-,塔倒殿毀。20世紀90年代,在平?jīng)鲠轻忌?禪寺方丈、釋秒林大和尚的主持下,臨近眾居士及社會各界鼎力施助,重新修復寶塔寺,占地10畝,建成天王殿3間,僧房10間、廂房6間,完成了水、電、路等設施建設。1995年迎回緬甸釋迦如來玉佛一尊,2004年先后迎回觀音、普賢、文殊三大菩薩銅像各1尊,彩陶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各1尊,常駐僧人4名,早晚誦經(jīng),佛號聲聲。1999年被省宗教局批準為正式的佛教道場。為發(fā)展文化旅游事業(yè),再造慶陽旅游盛景。2004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臨近群眾及居士積極捐助、……[詳細]
保全寺—張家溝門石窟
  保全寺—張家溝門石窟位于合水縣太白鄉(xiāng)平定川西岸。保全寺石窟開鑿于長約40、高8米的崖壁上,坐西向東,共有窟龕25個,石雕造像153尊,以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及彌勒菩薩較多,并脅侍菩薩。佛像一般方頤豐面,著通肩大衣,結(jié)跏趺坐,半披肩大衣,淺陰刻平行衣紋,軀體粗獷健碩,體現(xiàn)太和改制以前的風格。3、4、5、6號龕較大,為平面呈方形或馬蹄形的穹窿頂龕,最大為4號窟,平面呈方形,高、寬、深各3米,正壁造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及彌勒菩薩,南北兩壁各造二佛、門口侍立二菩薩,其余為圓拱形淺龕。張家溝門石窟分布在長約12、高3米的紅砂巖崖壁上,共有窟龕8個,平面為呈半圓形的圓拱形淺龕。石雕造像31身,每龕雕一佛二菩薩像。2、3號龕之間巖面陰刻“太和十五年太歲在未癸巳 朔三月十五日佛弟程弘慶供養(yǎng)佛時造石坎(龕)佛一軀”造像題記。造像具有北魏中期孝文改制以前的風格,供養(yǎng)人著鮮卑族服飾,是隴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最早有明確紀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