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連宣撫司署位于云南省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娜允古鎮(zhèn)內。孟連宣撫司署保存完好,融傣、漢建筑特色為一體。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襲土司的統(tǒng)治,自明清延續(xù)到民國時期,歷經500余年。1254年,蒙古大軍壓境,逼迫一個地方政權勐卯(即今瑞麗)王國的臣民南遷。當時朝中四位大臣兵分三路,尋找新的居地,于是,找到了河谷平壩———孟連,傣語意為“尋找到的好地方”。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孟連設置木連路軍民府,第一代土司罕罷法始建孟連城。明永樂四年(1406年)孟連設置長官司,當時的土司刀派送為長官司長官,居六品,轄區(qū)廣大。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土司刀派鼎貢象入京,受封宣撫司世職。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朝廷將地處極邊的孟連宣撫司定為“經制宣撫司”,光緒二十年(1894年),改屬鎮(zhèn)邊直隸廳(即今瀾滄)轄治,頒給“云南鎮(zhèn)邊直隸廳世襲孟連宣撫司印”,到了民國,始稱瀾滄縣孟連宣撫司。從第一代土司……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