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碥摩崖造像位于渠縣報恩鄉(xiāng),開鑿年代為唐代。共計造像四龕,原鑿于一寬7米、高2.4米、面積16.8平方米的獨立巖石上,因地層下陷,導致從第2龕中部斷裂一分為二。1號龕一菩薩二侍者,主尊為觀音,側立善財和龍女。2號龕一佛二侍者二武士,主尊釋迦結跏趺坐于蓮花臺上,兩側各一侍者,龕沿各刻一武士像。3號龕一菩薩二侍者,主尊為六手觀音,坐于金剛座上,六手持仙桃、月亮、太陽、青蛇、寶劍,兩側有侍從。4號龕刻兩菩薩像,削發(fā)禿頂,身著袈裟,盤腿席地而坐。梭羅碥摩崖造像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悉,梭羅碥摩崖造像與北方石窟寺形式有很大不同,達州類似造像龕數(shù)量非常多,只是規(guī)模沒這么大,龕數(shù)大多為一至三龕。雖然現(xiàn)在處在深山偏僻之處,但在古代大多數(shù)都刻在交通要道上,目的在于方便信眾參拜。專家從龕內佛像形制特征、衣紋服飾、龕眉及其上花飾分析,認為與巴中南龕造像非常相似,而且是十分流行常見的。巴中同類題材有明確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