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王莊原是清初靖南王耿繼茂的別墅,稱“耿王莊”。耿繼茂卒,其子耿精忠襲職,因其自號“南公”,仍用“耿王莊”之名。后因耿精忠配合吳三桂等起兵叛清,康熙十五年(西元1676年)兵敗受碟刑而死,其別墅也沒于官府。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把南公園改設為桑棉局,提倡百姓發(fā)展蠶桑,一時桑樹成蔭,紡織業(yè)發(fā)展。左死后,鄉(xiāng)人在園左大王廟附近建“左公詞”。光緒年間,王凱泰督閩,又將此地改為“繪春園”,為官紳遊宴之所。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此處辟為公園,因其位于城南,故名“城南公園”,民間俗稱“南公園”。園內臺榭參錯,林木蔭郁,有黃花崗烈士祠、桑拓館、荔枝亭、藤花軒、望海樓、藕池諸勝。民國八年,人民群眾出于愛國熱情,發(fā)起-日貨運動,成立國貨促進會。該會在園內建立“國貨陳列館”,并立石碑于館側,上刻“請用國貨”四個大字。今日的國貨路即由此得名?谷諔(zhàn)爭時期,福州兩次淪陷,南公園被日本人破壞,……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