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紹興市 > 越城區(qū)旅游

越城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21、八字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字橋
  導游:位于紹興八字橋直街東端,廣寧橋、東雙橋之間,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重修于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地處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點,橋呈東西向,橋體為石壁石柱墩式石橋梁,三向四面落坡,其中二落坡下再設了兩橋洞,解決了交通問題,被稱為古代的立交橋。:橋面條石并列,長4.85米,橋高5米。橋上置欄,望柱頭雕覆蓮。橋合石壁式,高4米,東西兩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時寶——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橋下石壁轉角處被纖繩磨出的痕跡,至今歷歷在目,可見當年舟楫之盛。八字橋附近一帶,古民宅保存較為完整,政府巳作出保護規(guī)劃。地址:紹興市越城區(qū)八字橋直街東端類型:橋游玩時間:建議15-20分鐘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交通公交:乘坐公交8、21、22、25、31、50、88、130路至市婦保院下,沿著八字橋直街走到底……[詳細]
青藤書屋(榴花書屋)
  一個幽靜的小園,兩間舊式的平屋,位于紹興前觀巷大乘弄的青藤書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中外游客。這里是我國古代十大畫家之一的徐渭(文長)誕生和讀書的地方。這里不僅可以看到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文學家的不朽作品,還能了解到這位幽默大師不阿權貴的品格和其一生的坎坷遭遇。:青藤書屋,原名榴花書屋,徐渭時改為今名。書屋坐北朝南,系石柱墻硬山造木格花窗平屋,共兩室。前室南向,窗外有小天井,天并西首栽有青藤一裸;后室北向,現(xiàn)辟為徐渭文物陳列室。青藤書屋,原名榴花書屋,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徐渭的住所,與相隔不遠的鬧市相比,這里如入禪境。進門是一面山墻,上 書“自在巖”三個字。踏入小徑只見一個天井、一顆沿墻攀援青藤、一個方池(又叫天池),書屋開窗便可見天池方池,天池有一柱撐托墻體,柱子上刻著“砥柱中流”四個字。經(jīng)天池和青藤凈化的書屋如徐渭自喻的“一塵不倒”,方寸之地卻與人格合一。小貼士:尤適合喜歡書畫或歷史人……[詳細]
大通學堂
  大通學堂位于勝利西路563號,古越藏書樓西約一百多米。全稱大通師范學堂,原為貢院,清代改為豫倉,清末是著名革命團體光復會在浙江的活動大本營,活動基地。學堂原有50多間房屋,坐北朝南的平房建筑,占地3098平方米,建筑面積1754平方米。整體布局分三進,第一進為門廳,正中懸掛的“大通學堂”匾額系趙樸初先生題寫。第二進為禮堂,現(xiàn)為光復會史跡陳列室。第三進在1982年正式對外開放時被辟為徐社,介紹徐錫麟的生平事跡。東側第一進西首第一間,原是秋瑾工作室和被捕處。大通學堂的創(chuàng)辦人徐錫麟、陶成章等,以響應清政府發(fā)展教育、倡辦團練為名,積極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光復會骨干,后為組織皖浙起義,徐錫麟以所捐道臺的資格去安慶任職,打入官場。去安徽前,徐錫麟派王金發(fā)去上海,同時請秋瑾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一道組織與領導起義活動。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學堂督辦(校長)之職,以學堂為基地,積極籌建“光復軍”謀劃起義,直至七月……[詳細]
尚德當鋪
  尚德當鋪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尚德當鋪建于清末,前為當鋪,后為宅院,是一處商住合一的商賈宅院。坐西朝東,中軸線上依次列門屋、儀門、前樓、后樓,兩側連以廂樓及部分附房,總建筑面積1229平方米。門屋即為原典當之處,二層樓,五開間,通面寬11.80米,通進深7.40米,明間梁架抬梁式,七檁三柱,前檐柱與前金柱一層設船蓬軒,前檐砌厚重磚墻,中辟石庫門,硬山頂屋面,陰陽合瓦,兩側封五花山墻。過儀門,即為住宅部分,前樓、后樓均為五開間,梁架結構大致與門屋類同,前樓北次間設深約2米的地下儲藏室,建筑木雕精細,磚雕門樓精致,建筑四周封以高大的封火山墻。 尚德當鋪布局合理,規(guī)整有序,商住合一,功能分區(qū)清晰,建筑構架頗具地方傳統(tǒng)特色,木雕、磚雕較為精美,為清末紹興典型的商住合一建筑,保存完整,為研究傳統(tǒng)當鋪建筑格局和發(fā)展歷史提供了典型實例。……[詳細]
25、紹興禹廟
紹興禹廟
  禹廟在紹興市東南6公里、禹陵右側,中祀夏禹。史籍記載,夏啟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廟,但已難考。今廟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歷代屢建屢毀,F(xiàn)存大殿建筑系1934年重建,其他部分大都清代重建。保留明代建筑規(guī)模和清代建筑風格。中軸線上有午門、祭廳、正殿3進,順山勢逐步升高,殿前鋪設石階。正殿5間,高24米,1953年重建,鋼筋混凝土結構,仿清代木構建筑形式,重檐歇山頂,氣勢雄偉。內(nèi)有大禹立像,高2.85米,雍容大度,光彩照人。像前楹柱-“江淮河漢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一聯(lián)。午門前有岣嶁亭,內(nèi)設明代翻刻的湖南衡山岣嶁碑。碑高3.9米,刻77字,內(nèi)容為歌頌大禹治水之功,字體奇古,碑文傳為夏禹治水時所刻,應是謬傳。碑文下附有釋文。廟東側有石亭,中設略呈圓椎狀的石一塊。石高2米,頂端有圓孔,傳為禹下葬時所用。石上刻有古隸,又有宋元題刻。廟周群山逶迤,蒼翠繞合,廟宇高瓦飛檐,紅墻四圍,氣象莊嚴。 ……[詳細]
紹興蔡元培故居
  位于紹興市區(qū)蕭山街筆飛弄13號,是一個頗具紹興特色的明清臺門建筑;也是我國目前唯一專門介紹蔡元培一生事跡的名人紀念館。蔡元培祖上自明末由諸暨遷至山陰。清道光間,蔡元培祖父嘉謨公在筆飛弄自置房屋,初有大廳三楹,后又在屋后加蓋五樓五底,自祖父以下三代合祝元培父培寶煜居東首一樓一底加一騎樓,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誕生于此。座樓東次間為其書房兼臥室,在他28歲前及在紹興中西學堂(現(xiàn)紹一中)任職時和歷次返鄉(xiāng)時均居于此。故居主要建筑有門廳、大廳、座樓,共三進,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積1004平方米,磚木結構,花格門窗,烏瓦粉墻,青石板地。門廳三間,坐西朝東,門楣匾額“蔡元培故居”系藝術大師劉海粟所書。廳內(nèi)安放著蔡元培半身塑像,目光和藹睿智,一派長者風范。大廳上方懸掛毛澤東褒譽先生“學界泰斗”匾額和-撰、沈定庵書挽聯(lián):“從排滿到抗日戰(zhàn)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詳細]
紹興賀秘監(jiān)祠
  賀秘監(jiān)祠,位于紹興市區(qū)勞動路“周恩來祖居”西側,系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的行宮,現(xiàn)為紀念詩人的場所。始建于唐代,在宋代和明代都進行多次重建,最近一次于2001年重修。修建后的賀秘監(jiān)祠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由崇賢堂、千秋樓、懷賀亭等組成,是紹興市區(qū)唯一一處仿唐建筑。第一進崇賢堂,堂中置賀知章雕像,像背后是毛澤東手書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一詩。兩側為賀知章生平史跡陳列。第二進千秋樓,是根據(jù)紹興歷史上公立祠堂的基本格局修復的,正中置線描石刻賀知章線刻像。千秋樓東側為懷賀亭,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小橋、綠柳、荷池與豐富的陳列融為一體。地址:紹興市越城區(qū)勞動路277號類型:歷史建筑祠堂游玩時間: 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無需門票。包含在周恩來祖居18元門票內(nèi)。交通 公交:乘坐公交24路、24路支線至縣前街站下![詳細]
紹興塔山公園
  塔山位于紹興古城南部,穿過魯迅街區(qū)古玩步行街,在解放路延安路口附近即是塔山公園。塔山又名飛來山、寶林山、怪山、龜山等。據(jù)《吳越春秋》載,范蠡所筑之城既成,“瑯琊東武海中山一夕自來,故名怪山!币虼硕妹稚胶惋w來山,因形狀如龜又得名龜山。南朝時,惠基法師在山上建寶林寺,故又名寶林山。山上有應天塔,因唐代將寶林寺改名為應天寺而得名,F(xiàn)名塔山,因有應天塔。塔山是紹興古城內(nèi)三座小山之一,因有較多的古跡而頗有身價。最近,紹興市政府在保護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了整修,拆除有礙觀瞻的違章建筑,恢復了東武亭,重修了清涼寺。為方便游人參觀,有關部門還在整理環(huán)境的同時,修建了樓閣與長廊,形成了瀑布飛泄,林木蒼翠,緊鄰鬧市而又不失幽靜的休閑區(qū)。應天塔可登高望遠,瞭望紹興市內(nèi)主要街道,尤其是觀望城市南部及古城南郊的較佳選擇。地址:紹興市越城區(qū)解放南路589號類型:城市公園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電話:0575-5……[詳細]
徐錫麟故居
  徐錫麟故居位于東浦鎮(zhèn)孫家婁,晚清建筑,坐北朝南。共三進,占地1133平方米,徐錫麟青少年時代在這里生活、讀書。位于紹興市東浦鎮(zhèn)孫家溇,清代建筑。由徐錫麟祖父桐軒公從一姓朱人家購置,后改造擴建而成,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建筑面積575平方米,總體布局三開間三進,由門屋、大廳、座樓和藏書樓、桐映書屋等組成,磚木結構,粉墻黛瓦,外觀封閉,是一處十分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1873年12月,徐錫麟出生于此,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以后又在此從事革命活動,從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史跡。 徐錫麟故居坐北朝南。共三進,占地1133平方米,徐錫麟青少年時代在這里生活、讀書。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用材粗大,四周除門戶之外均是三拼石墻打底,十分堅固。總體布局三開間三進,前、后門呈一軸線,依次由門斗、大廳、座樓、藏書樓和桐映書屋等建筑組成封閉式院落,是一幢具有水鄉(xiāng)民居特色的清代建筑。 門斗 進……[詳細]
勝利山石室土墩墓群
  勝利山石室土墩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春秋戰(zhàn)國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古墓葬群。分布在大二房村村東勝利山山頂與山脊上,數(shù)量較多,共有20余處,屬石室土墩墓,保存都比較好。這些墓葬的特點是:均采用未經(jīng)加工的不規(guī)則塊石壘砌成狹長條形墓室,墓室兩壁往上逐漸內(nèi)收,橫斷面呈梯形,上面用長條石蓋頂,石室周圍和上面加蓋大量封土,外表形成一座橢圓形的土墩。石室的規(guī)模有大小之別,大者長達30多米,底寬2米多,高4米多,規(guī)模十分宏大。小者長68米,寬1米左右,高不足2米。墓內(nèi)的隨葬品一般為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石室土墩墓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地區(qū)流行的一種主要的墓葬形制,是保存至今的越文化重要遺存![詳細]
31、馬臻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臻墓
  東漢時,會稽山陰(今紹興市)的西南,群山聳立,東北地勢低洼,,曹娥江掠過東境,浦陽江流貫西疆,兩江都和杭州灣相通,每當潮汐倒灌,山洪暴發(fā)時,東北帶遍地漫溢,一片茫茫澤國,頓時成為魚譬之地,百姓受盡災難。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馬臻出任會稽太守。他是當?shù)厝,很能了解民間疾苦。到任后便勘察地勢,設計方案,組織百姓平高丘,束狂瀾,以會稽郡城為中心,筑起自五云門至曹娥江的東湖堤,長七十二里,又筑起從常禧門至浦陽江的西湖堤,長五十五里,這就是聞名古今的“鏡湖”。早在鏡湖形成之前,這片澤地被稱為慶湖。東漢以來,又有賀家湖,南湖,長期,大湖、賀監(jiān)湖,鑒湖.照湖等稱呼,或者是因地形特征、名詩佳句而得名,或者是由皇帝廟諱,湖池歸屬而改稱。宋代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說,東晉王羲之有“山陰路上行,如在境中游”的佳句,才有“鏡湖”之稱。但據(jù)謝承《會稽先賢傳》記載,至遲在三國時已稱鏡湖。宋時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詳細]
32、三江閘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江閘
  三江閘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位于斗門鎮(zhèn)三江村北300米處。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紹興知府湯紹恩建。為解除山陰、會稽(今屬紹興縣)、蕭山三縣的內(nèi)澇和防御海潮倒灌而建。閘長108米、頂寬9.16米,閘體利用山峽形勢以巨石砌成,石間用榫卯連接。加立27個梭墩,共28孔,皆用天上星宿命名,故名稱“應宿閘”。上架石梁,既能啟閉,又能通行,F(xiàn)閘門已廢,僅起橋梁作用。閘旁存清代重修碑四通。三江閘為浙江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水利樞紐工程。泄水流域面積達1520平方公里,400余年來,對解除蕭紹平原的洪、旱、潮災害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詳細]
戒珠寺王羲之故宅
  紹興市區(qū)東北隅昌安門內(nèi)的“戒珠寺”,陳列著“書圣”王羲之的文物。這里原是王羲之的老宅,“戒珠寺”是王羲之終生的內(nèi)疚。王羲之故宅戒珠寺位于蕺山南麓,今紹興西街。古宅所以名稱戒珠寺,還得從一段歷史故事講起。傳王羲之有兩樣所好,一是愛鵝,一是癖珠。王羲之為了讓十指靈活有力,增加書寫的氣勢,他隨身都佩帶一顆晶瑩剔透、珠潤玉圓的明珠,不時握在手掌中,來回摩挲。一天,王羲之手搓明珠站在池畔觀賞白鵝戲水,忽然家僮通報一位僧人前來造訪,王羲之隨手將明珠放在桌上,與這位僧友敘談。其間,又有人來見王羲之,王請僧人稍候,出去會另一客人;貋砗螅郎系闹樽訁s不見了,王羲之就懷疑是這位塵外之人,欲心未凈,雖不便明言,但臉上流露出鄙夷之色。僧人見狀,頓感冤屈,卻有口難辨,只好怏怏而去……這位僧人無端遭此不白之冤,傷心過度,竟然茶飯不思,沒多久就以“坐化”為名,不吃東西餓死了。沒想到,王羲之家中的一只大白鵝突然也病怏怏……[詳細]
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
  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位于魯迅路與中興路口,東接沈園,西接魯迅故里,是市中心的一朵文化奇葩,也是國內(nèi)外聚集越文化系列文物規(guī)模最大、品種最全、藏品最精的民營博物館。展示面積3800平方米,分為越窯青瓷、會稽銅鏡、古越兵器、金銀玉石四大系列。越窯青瓷匯集了從西周到南宋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品質(zhì)精美,秘色貢瓷之真品均為聞名遐邇的國之珍寶;會稽銅鏡,名震中外,工藝精致,巧奪天工;古越兵器為古越一絕,風靡世界,是中華民族兵器中的瑰寶。展館四層設“國粹館”,是本館的重要展區(qū),陳列的藏品有越國開國帝皇允常和吳王的珍寶!巴跽咧畡Α、“唐越窯青瓷兵馬俑”等展品,均為國內(nèi)外孤品,件件堪稱國寶。……[詳細]
35、富盛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富盛窯址
  富盛窯址位于富盛鎮(zhèn)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嶺長竹園。遺址面積約40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南北并列兩條龍窯。1978年進行了試掘,發(fā)現(xiàn)一座戰(zhàn)國時期龍窯,窯頭巳遭破壞,殘長6米左右,窯床寬2.4米,文化層堆積為原始青瓷和印紋硬陶混合堆積,窯底有原始青瓷和印紋陶的殘片,證明此窯同時燒制原始瓷和印紋陶。原始瓷有碗、盤、碟等,胎質(zhì)堅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疊燒時以扁圓形墊珠間隔。印紋陶有壇、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飾米篩紋、杉葉紋、回紋。該窯址對研究我國瓷業(yè)生產(chǎn)尤其是紹興地區(qū)早期制瓷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2006年富盛窯址作為周至戰(zhàn)國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