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 > 廣陵區(qū)旅游

廣陵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通運南街16號民居
  通運南街16號民居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前后五進,建筑面積490平方米。從南向北依次為門房、儀門,廳房及住宅兩進,均面闊三間,硬山頂,小瓦屋面,兩側建有防火墻。大門和儀門皆為磨磚門樓,廳房前有卷棚。住宅東有火巷。整體保存較好![詳細]
永寧宮古戲臺
  永寧宮古戲臺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永寧巷23號。系福緣寺下院。大門南向,現存戲臺、大殿及寺房數間,占地面積650平方米。戲臺北向,單檐歇山頂,高二層7米,面闊三間,進深七檁,較殘破。為老城區(qū)現存為數不多的古戲臺![詳細]
廣陵路250號民居
  廣陵路250號民居 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廣陵路250號。晚清民居廳房,民國年間為國民黨中央銀行行址。廳坐北朝南,廳前兩側有廊與照廳相接,硬山造,楠木梁架,面闊三間,前有卷棚,梁架保存完好,F為銀行使用![詳細]
84、壺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壺園
  壺園 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位于東圈門22號。原系清代鹽商宅園,后為寓居揚州的江西吉安知府何廉舫家園。宅東為花園,原有假山、亭臺、曲橋、水池,間植花木,今已毀壞,北部尚存廣玉蘭一株。西部住宅現存大廳、住宅兩進![詳細]
85、鹽宗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鹽宗廟
  鹽宗廟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康山街20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奉旨而建,祀清大臣、湘軍首領曾國藩。建筑有門廳、照廳、大廳,占地約330平方米。大廳硬山造,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廳前有卷棚,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灣子街210號民居
  灣子街210號民居 位于灣子街210號,清末民初建筑。坐東朝西,由東西兩進樓房、一進平房組成。東為平房,三間兩廂。西為四合院式串樓,串樓上下兩層,有一門廳通灣子街。該建筑平面布局隨街道地勢而建,充分利用空間![詳細]
87、朱氏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氏園
  朱氏園 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位于南柳巷38號。房主清代朱氏,開藥草行。大門面西,門樓已毀。南為住宅,北為花園。住宅前后四進,三、四進已改建;▓@已毀,今存殘石,F用作居民住宅,保存一般。……[詳細]
汶河路24號民居
  汶河路24號民居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汶河路24號。原系住宅廳房,明代建筑,坐北朝南,硬山造,面闊三間,進深七檁,楠木梁架,大、小柁梁均系扁作,月梁有彩繪。市區(qū)現存為數不多的明代建筑![詳細]
89、冬榮園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冬榮園
  冬榮園位于揚州市廣陵區(qū)東關街98號,舊稱“陸公館”。園主人陸靜溪,原籍安徽合肥,后遷居寶應,再移居揚州,曾供職于兩淮鹽運司,其夫人為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冬榮園原購自張武齡宅改建而成,張武齡與夫人陸英所育三女兒嫁與著名作家沈從文。是園壘土為山,山勢自西南向東北平衍,與后院房舍相連,院北館舍三間,接以兩廂,繞以抄手游廊,成庭園四合之勢。園內植以怪石,參差錯落,間種松梅,而以“梅作主人”。當石山盛行之世,此可謂別具一格,F園林部分已毀,花廳于1984年移置瘦西湖“西園曲水”,園內尚存門樓、廳房及住宅等三路建筑,占地面積1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余平方米。東路建筑坐北朝南,自南而北分別為門廳、大廳和三進住宅,皆面闊三間,進深七檁;中路建筑分別為照廳、大廳和三進住宅,前四進建筑皆面闊三間,第五進住宅為明三暗五格局,進深七檁,東西設廂房;西路原為園林部分,有大廳、花廳和中部園林,現園林部分……[詳細]
90、祗陀林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祗陀林
  祗陀林位于市區(qū)引市街84號,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又名祗陀精舍,原為民國初年軍閥徐寶山家園。徐寶山被刺后,其二夫人孫閬仙皈依佛門,舍宅為庵,改名祗陀林。庵門朝南,黃墻朱門,嵌“祗陀林”石額。進門天井中置寶鼎一尊。天井之北即大雄寶殿,面闊三間12米,進深七檁8.4米。大殿后為念佛堂,過一天井,為玉佛殿。東側有祖堂,面南三間。大殿東側有一院落,院中筑花壇。院東隔以黃墻中開月洞門,正面額“不二法門”,背面額“般若門”![詳細]
91、徐氏住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氏住宅
  徐氏住宅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南河下88號。清代建筑,樓坐北朝南,硬山頂,上下二層,楠木梁架,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樓南東西兩側有樓廊相接。底層天花及樓欄桿均系楠木構筑,F作宿舍![詳細]
張聯(lián)桂住宅
  張聯(lián)桂住宅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廣陵路218號、木香巷5號。原為張姓鹽商住宅大廳,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七檁,前有卷棚。原由天主教三自愛國會所用,現用作宿舍![詳細]
93、四眼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眼井
  四眼井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大實惠巷23號。又稱“胭脂井”。井所在地常府巷為明初名將常遇春(1330-1369)賜第。四眼井,傳內常府廚房用井。井上覆蓋四塊外方內圓井口石,上置四石欄。今井欄已不存,余皆完好,為居民用井![詳細]
達士巷王氏住宅
  王氏住宅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達士巷12號,占地面積350平方米,建筑面積265平方米。原為清代煙酒商人王福生住宅,門樓保存較好,面闊3.26米,上有水磨轉雕蓮花,卷草及鯉魚圖案。住宅前后四進,第一進門房三間;第二進大廳,面闊三間10.2米,進深七檁6.2米,前帶廊,后兩進皆為三間兩廂格局。房屋保存較好,現為古籍書店倉庫![詳細]
彩衣街楊氏住宅
  楊氏住宅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彩衣街30號。原為晚清廣東鹽運使楊紫木住宅大門。南向,水磨磚砌。門樓上雕有回紋圖案,正中有海棠形鏤空人物故事磚雕,兩邊墻垛上部有鏤雕花球(東邊一球已損)。門枕毀于1966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