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梅州市旅游

梅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蓮瑞流馨民居
  蓮瑞流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百侯鎮(zhèn)侯南村,始建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該建筑規(guī)模宏大,俗稱九廳十八井,坐南向北,三進院落二橫屋一圍樓,磚木結構,有房間68個。總面寬37米,總進深59米,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大門用石門框,龍船屋脊,門額上 書-“蓮瑞流馨”四字,中路三開間,上中下堂天井相隔,抬梁式構架,以獅座、瓜墩為承載橫梁,雀替為騎馬式,進與進之間為廡廊。整座建筑通風采光良好,布局合理,抬梁、雀替、斗拱、斜撐、橫枋等木構件雕刻有人物、花鳥、瑞草等彩畫,工藝精美,色彩鮮明。2015年12月10日,蓮瑞流馨民居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為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上古寨
  龍上古寨位于湯南鎮(zhèn)新鋪園村,為湯南羅氏始祖羅安于南宋景炎年間創(chuàng)建,占地面積16373平方米,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城墻圍筑而成的龍上古寨獨具傳統(tǒng)建筑風貌。古寨規(guī)模宏大,寨內建有三街六巷十二祠堂七十二合院,最多時曾居住過4000多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的“羅氏宗祠”,是目前寨內保護得最完整的建筑。整座古祠建筑面積1479平方米,分正廳、中廳、門廳。古寨建成以來,人才輩出,有“一門三進士,兩協(xié)一天官”之美譽。據(jù)《豐順縣志》載:龍上古祠曾出文武進士3名、文武舉人19名。2014年1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3、桂嶺書院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桂嶺書院
  桂嶺書院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蕉城鎮(zhèn)城郊村蕉嶺中學內。據(jù)《蕉嶺縣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記載,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光緒年間重修,2005年按原貌修繕。1904年丘逢甲在此創(chuàng)辦鎮(zhèn)平初級師范傳習所,1914年改為蕉嶺中學。坐北向南。為三層殿堂式布局,通一進七間,總面闊25.6米,總進深17.3米,共計房屋12間,占地面積約44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約27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30平方米。重檐廡殿式頂、灰瓦面、三合土夯墻,通水墨描繪墻裙。前帶七級臺階,正立面為門廊,方、圓形麻石柱支撐,中部卷棚頂、精美斗拱,抬梁式木質梁架,左右兩側施八角形門。首層明間為敞廳,圓形石基木柱支撐構筑穿花屏風,左右兩側開小門。二層麻石質樓梯,木質樓板,三合土鋪面,方形木柱支撐,抬梁式木質梁架,外回字形通廊,花瓶狀護欄,前后兩面穿花木質屏風。三層木質樓梯,木樓板三合土鋪面,方形柱支撐抬梁式木質梁架,外……[詳細]
蓮塘村古氏洋樓
  蓮塘村古氏洋樓位于梅縣區(qū)城東鎮(zhèn),這里的竹管塘一帶,曾經是連姓族人居住的家園,屋前一口大池塘支荷搖曳,是蓮花盛開的水域。雖然,隨著時光的變幻,人世滄桑,連姓族人已經遷往他處,這里居住的古姓、葉姓等居民仍然將村莊喚作蓮塘。離樹德樓不遠的西南方,一座具有南洋風格的建筑屹立在山坳小溪旁,與另一棟傳統(tǒng)圍屋比鄰而立,房子的建造者是緬甸古姓華僑兄弟。蓮塘村古氏洋樓建于1919年,坐西向東,為中西合璧合杠走馬樓,總面闊27.65米,總進深30.85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合瓦屋面,歇山式瓦頂。正立面設連券式門樓。左、右側立面柱廊式迥廊,琉璃窗飾欄桿。該樓雙軸線。東西軸線上設三堂,南北軸線上設上、下堂。二樓為抬梁式。201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5、宋湘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湘故居
  宋湘故居,位于梅縣白渡鎮(zhèn)創(chuàng)樂村象湖村民小組,共有三堂二廳二廊二十六間,面積約300平方米。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間,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因其地堡后山象形山,山前是一片湖洋地,顧此地為“象湖”。宋湘故居經三百余年,歷代均有修繕!拔母铩逼啤八呐f”時,門樓被拆毀。1984年冬,由其孫、海外僑胞宋佑祥先生熱心捐資,修葺一新,廳堂兩側有16條朱紅色圓柱分立兩旁屏風-“京兆堂”三字,外大門楣上掛有“太史第”匾額,廣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郭翹然題“宋湘故居”匾額。宋湘故居具有紀念鄉(xiāng)賢和研究地方文化教育以及客家民居建筑的價值,現(xiàn)為宋氏后人居住。故居保留有宋湘墓碑一塊,宋湘彩色畫像一幅。宋湘故居保護范圍是:東至31米,西至20米,南至20米,北至56米。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至60米,西至50米,南至山,北至97米。多年來,白渡鎮(zhèn)黨委、政府積極做好宋湘故居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對宋湘故……[詳細]
田家炳祖居(拱辰樓)
  位于高陂鎮(zhèn)銀灘村的田家炳祖居拱辰樓是大埔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梅州市學生德育基地。拱辰樓不大,它坐西南向東北,文靜地端坐在那里,像一個溫文爾雅的書生。背后是一座山勢略顯高峻的背頭山,龍勢蜿蜒而下,左手山麓延伸出來,如環(huán)抱一般,比右手的山嘴要高出許多。據(jù)風水先生說,左青龍,右白虎,青龍高出白虎,便是好風水。大家再請看這屋前的水渠,當?shù)厝朔Q腰帶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站在拱辰樓前,視野開闊,山環(huán)水抱,令人心曠神怡。拱辰樓建于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為田家炳先生高祖父田振多公所建,占地320平方米,建筑面積264平方米。殿堂式布局,磚木結構,二進院落。上廳樓房高二層,中間為主廳,兩側各有兩個廂房;下廳平房,中間為天井。大門屋脊有簡易灰塑。門坪外有圍墻,屋左側一廂房面對門坪。主體右側另筑有朝東南的角門,與圍墻相連,額揮“儒林郎第”,為原政協(xié)副主席葉選平所書。整個建筑規(guī)模不……[詳細]
127、蕙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蕙樓
  蕙樓,又叫慎敏第,因是華僑吳蕙根所建,所以叫蕙樓。位于平遠縣東石鎮(zhèn)錫水村,建于民國13年(公元1924年),它的設計建造,顛覆了客家民居在傳統(tǒng)上的觀念,不在安全防護性上作過多考慮,而是引用了西式建筑元素。蕙樓主體上是客家民居中常見的上中下三堂結構,以正大門為中軸線向左右伸展,左右兩側類似橫屋,但與傳統(tǒng)橫屋不同是,左右兩側邊面又各開兩道門。蕙樓整體兩層建造,正面三層,并采用歐洲風格,正面向外凸出建造陽臺,使得蕙樓在外觀上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詳細]
通議大夫第
  “一腹三翰院”百侯通議大夫第通議大夫第位于大埔縣百侯鎮(zhèn)政府側,距縣城12公里,約建于清乾隆1750年,距今250多年,座南向北,磚土木結構,為標準三堂四橫九廳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建筑工藝精致,雕梁畫棟,正門頂灰塑“通議大夫第”白底黑字。[一腹三翰院]“通議大夫第”,俗稱“一腹三翰院”,是指該屋主人楊纘緒與其弟楊黼時、楊演時,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先后考取了進士,而且都進入了翰林院。因為這是一件罕見的事,所以在民間傳說里,就有“什么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進士,還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相傳,江西有個縣,隔河出兩個宰相,橫直五里出了三個狀元,十里之內出了九個進士,乾隆欽賜:“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石碑立于路旁。楊纘緒在陜西任按察使時,有一天,其母饒氏前往探望打道該地,轎夫叫夫人下轎,饒氏便問他為何要下轎,轎夫便告訴她原因,饒氏說不妨大膽前行,那些當?shù)厝藬r……[詳細]
黃琪翔故居(儀園)
  黃琪翔故居坐落在梅縣水車鎮(zhèn)先鋒村,是中國農工民主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黃琪翔將軍的故居。這是一棟建于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筑,中西結合,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儀園”。黃琪翔故居的平面布局為縱向中軸對稱。建筑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前為南洋建筑風格的樓房,后為客家傳統(tǒng)民居建筑,風格獨特。949年,胡璉兵竄梅時縱火焚燒前樓,燒成殘垣斷壁。但歷經60年風吹雨淋日曬,至今仍然異常堅固,其建筑質量之好,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詳細]
何天炯故居
  何天炯故居位于興寧縣石馬鎮(zhèn)新群村。是日本古式樓房,名無赫齋,又名天炯樓。建于1920年,坐北向南,占地250平方米。整體建筑三棟二屋,石砌木桷瓦頂結構,內有2廳8房。門口有何天炯當年親手栽種的古柏和日本尾鐵樹。何天炯(1877―1925年),少時好學習武。清末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后派駐日本任全權公使。孫中山任總統(tǒng)時,被聘為總統(tǒng)府最高顧問。一生堅持革命。1925年孫中山病故后,他悲慟萬分,積勞成疾。同年7月1日在廣州病逝。2014年1月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寨頂上山遺址
  寨頂上山遺址位于平遠縣長田鄉(xiāng)龍頸村。年代為西周時期。1986年發(fā)現(xiàn)。遺物主要分布在山頂平臺及南面山坡。出土陶器以泥質陶為多,火候高。器類有罐、釜、缽、器座等,多見折肩、高領、圜底或圜凹底。紋飾有席紋、菱格紋、方格紋、粗格紋、雙線格紋、繩紋、云雷紋、籃紋等,少量為云雷與方格組合紋。石器多見半成品器,器類有耜、錛、有段錛、戈、矛、礪石等。其中以形制碩大,肩部出扉棱的耜最具特色,應是一種農業(yè)用具?梢钥隙,這里是一處石器制作場。……[詳細]
132、瑤上窯
瑤上窯
  瑤上窯位于梅縣瑤上鎮(zhèn)郭屋村碗窯窩。年代為宋代。1982年發(fā)現(xiàn),1985年發(fā)掘。窯爐結構為龍窯,窯壁用長方形磚砌筑,窯床傾斜度為23°~ 25°。窯中間有一道隔火墻,上有10個火孔。窯內出土瓷器碗、碟、盤、盞、盅、壺和窯具漏斗形匣缽。瓷器施青白釉、青釉、醬釉,以青釉為主。碗心一周刮釉,疊燒法燒成。少量青白瓷碗、碟的內壁刻花、印花,紋樣有牡丹、飛鳳,以回形紋作邊飾,使用覆燒法,有芒口,與北方的定窯系統(tǒng)瓷器燒制方法相同,省內少見![詳細]
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
  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舊址位于大埔縣楓朗鎮(zhèn)大埔角新村倉下,一正二間土木結構,占地面積224平方米!巴钅鲜伦儭焙螅珖锩窢幮蝿菁眲∽兓。根據(jù)形勢發(fā)展需要,公元1941年9月,南方局黨委書記方方(化名王子華)與黃維禮同志接上關系。南委機關由恭州轉移到大埔角倉下,設在一間小屋子里。在離倉下不到500米遠的大埔角圩開辦“天成”商號,作為南方分局黨委地下組織聯(lián)系指揮部!疤斐伞鄙烫栁挥诖笃医芹祝ㄔ篮徒郑,現(xiàn)門牌為5104號,店鋪占地面積52平方米,為磚石灰粉瓦頂結構,上下二層,樓下店面經營文具日用百貨,樓上為店員住房兼?zhèn)}庫!疤斐伞鄙烫柶鸬搅寺(lián)絡和掩護的重要作用。1942年5月,由于叛徒郭潛(原南方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等出賣,南方局活動地點暴露,“天成”號受到敵人的嚴重破壞。1985年,上級撥款把南委機關舊址修復,安排專人管理。里面有當時革命活動的圖片展覽,每年都有本省、市和鄰省、市的革命老前輩……[詳細]
134、延慶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慶堂
  楊氏家廟——延慶堂,位于百侯鎮(zhèn)侯南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有600多年歷史。他是百侯楊家的發(fā)祥之地,又是凈宗二祖的地方。延慶堂坐北向南,占地3672平方米,百侯宗族制內,含新建祠堂、修葺祖墳、制定族規(guī)、編修族譜,設立宗族產業(yè)等。其中宗族產業(yè)專設書亭,用于獎勵科舉,這是楊氏宗族產業(yè)的一大特色!是楊氏科舉制度化的經濟來源,為楊氏的科舉興盛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東巖摩崖石刻
  大東巖摩崖石刻 位于梅州市梅江區(qū)東郊鄉(xiāng)東巖寺(俗稱大東巖)巖洞前端巖壁上。石刻“石釜靈響”4字,橫書,字體筆劃圓潤,結構嚴謹,每字約0.30米見方,為宋代輔佐司馬光實現(xiàn)元祐之治、累立殊勛的藍奎青年時在此讀書時鑿刻。巖左有石,擊之有聲,人稱石鼓。明代文人李以貞曾以《東巖石鼓》題詩:“頑石都堪作警人,喚回塵夢一場春,風波道路豺狼惡,合向名山老此身!1987年梅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