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贛州市旅游

贛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261、井頭水圍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井頭水圍
  井頭水圍年代為清道光,位于全南縣龍源壩鎮(zhèn)龍源壩村井頭小組。2018年12月4日,井頭水圍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4.8米,西北外墻向外延伸5米,東南外墻向外延伸5.3米,西南外墻向外延伸4米。建設控制地帶:西北面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米,東北、東南、西南三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樟樹下圍屋(石圍)
  樟樹下圍屋(石圍)年代為清同治年間,位于全南縣龍源壩鎮(zhèn)寨下村樟樹下組。2018年12月4日,樟樹下圍屋(石圍)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11.5米,東北外墻向外延伸5米,西南外墻向外延伸14.5米,西北外墻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西、北四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竹頭圍陳氏敦本堂
  竹頭圍陳氏敦本堂年代為明永樂癸未年(1403年),位于全南縣城廂鎮(zhèn)上山村竹頭小組。2018年12月4日,竹頭圍陳氏敦本堂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9米,東南外墻向外延伸7米,西北外墻以已墻為界,西南外墻向外延伸4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西、北四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鐘氏文遠公祠
  鐘氏文遠公祠年代為明代,位于全南縣城廂鎮(zhèn)小慕村官廳仔小組。2018年12月4日,鐘氏文遠公祠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5米,東南外墻向外延伸6米,西北外墻向外延伸9米,西南外墻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北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米,東南、西北、西南三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江口蘇維埃政府舊址
  江口蘇維埃政府舊址年代為1931年,位于全南縣社逕鄉(xiāng)江口村。2018年12月4日,江口蘇維埃政府舊址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面正門外墻向外延伸6米至路,北面外墻向外延伸6.5米至民房,南面外墻向外延伸10米,西面外墻向外延伸3米至山坡。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西、北四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266、墩頭子土圍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墩頭子土圍
  墩頭子土圍年代為1928年,位于全南縣龍源壩鎮(zhèn)龍源壩村江坪墩頭子。2018年12月4日,墩頭子土圍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5.1米,東北外墻向外延伸3.3米,西南外墻向外延伸4米,西北外墻向外延伸4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西、北四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267、祠堂背水圍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背水圍
  祠堂背水圍年代為清朝中晚期,位于全南縣大吉山鎮(zhèn)烏桕壩村祠堂背小組。2018年12月4日,祠堂背水圍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圍屋南面正門、東面、北面外墻向外延伸5米,西面外墻向外延伸1.8米。建設控制地帶:圍屋東面、南面、北面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米,西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雅鳳陳氏宗祠
  雅鳳陳氏宗祠年代為清朝晚期,位于全南縣龍源壩鎮(zhèn)雅溪村雅鳳組。2018年12月4日,雅鳳陳氏宗祠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宗祠東北、西北、東南三面以文物己墻為界,西南面滴水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北、西北、東南三面與宗祠保護范圍重疊,西南面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大岳攬機圍屋
  大岳攬機圍屋年代為清道光年,位于全南縣大吉山鎮(zhèn)大岳村墩下小組。2018年12月4日,大岳攬機圍屋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5米至河邊,西北、西南外墻向外延伸5米,東南外墻向外延伸5米至公路。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藕塘里劉氏宗祠
  在贛州市藕塘里2號有一處建于清代的劉氏祠堂,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劉氏宗祠是清代光緒年間舉人劉安倬等引領贛南和周邊省域及部分海外宗親捐資建成的一座祠廟合一的典型客家風情建筑,占地面積約50畝,宗祠面積1330平方米,是贛州歷史文化名城一項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的文化遺產(chǎn),1988年被列為贛州市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株壩譚氏宗祠
  大株壩譚氏宗祠年代為明代,位于全南縣南逕鎮(zhèn)馬古塘村大株壩村小組。2018年12月4日,大株壩譚氏宗祠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面正門、東面兩面外墻向外延伸5米,南、北兩面以己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西面、東南面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米,南、北兩面與保護范圍重疊,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仙閣東華山
  有“客家祖山”之稱的東華山,距離縣城約15公里,海拔為1148.9米,是有名的佛、道兩教勝地。東華山寺為贛江源頭最大的佛教寺,遠觀頗有“西藏布達拉宮”之氣勢,猶如瓊樓玉宇。清晨登頂環(huán)顧,四周山巒疊起,一望無際。如遇云海,時而波濤洶涌,翻江倒海;時而山川彌漫,風平浪止。夜晚遠眺縣城,群星閃爍的夜光城盡收眼底![詳細]
壩子利氏成十公祠
  壩子利氏成十公祠年代為明代,位于全南縣南逕鎮(zhèn)大田村壩子圍。2018年12月4日,壩子利氏成十公祠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北正門外墻向外延伸2.8米,西南外墻向外延伸5米,東南、東北外墻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秀段曾氏樂善堂
  秀段曾氏樂善堂年代為明永樂八年(1410年),位于全南縣城廂鎮(zhèn)鎮(zhèn)仔村秀段圍。2018年12月4日,秀段曾氏樂善堂被公布全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北四面外墻向外延伸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北兩面與保護范圍重疊,西、南兩面保護范圍向外各延伸5米,建設控制高度8米。……[詳細]
275、福壽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壽溝
  福壽溝是贛州古城地下的大規(guī)模古代磚石排水管溝系統(tǒng)。福壽溝利用地勢高差,連通城內(nèi)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墻處的水窗;以單向水窗阻擋贛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時向贛江排澇。福壽溝的創(chuàng)設應早于北宋熙寧年間。按嘉靖《贛州府志·卷五·創(chuàng)設》的記載,“宋熙寧中,知州劉彝謀置水窗”,則北宋熙寧時,福壽溝已經(jīng)存在。后經(jīng)歷代修浚更新。最近一次大修在1953—1963年,為期十年。此次修繕使用了數(shù)以萬計的,印有銘文的宋-清代歷朝贛州城墻磚。福壽溝沿用千年,是個典型的活文物。至今仍是贛州舊城區(qū)排水道的主要構成部分,使贛州古城“暴雨不澇”。原管溝總長不少于12.6公里,至少有1.9公里仍保留古代的形制和材料。目前已勘測的均井巷-姚衙前、羅家巷兩段歷史原構溝段,主溝共1066.4米,支溝共37.5米。主溝為0.7-1米寬,1.1-1.35米高的管溝,青磚拱券頂,磚石側壁,底部平整。保存完好,原構留存,有豐富的歷史信息疊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