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 > 瀏陽市旅游

譚嗣同故居(譚嗣同紀念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譚嗣同故居(譚嗣同紀念館)
譚嗣同故居(譚嗣同紀念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瀏陽市北正南路,始建于明朝末年,原為周姓祠宇,主體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后由譚嗣同的祖父譚學琴(曾任瀏陽縣吏)買下,作為私第。清咸豐九年(1859年),譚嗣同父親譚繼洵考取進士,官至湖北巡撫,因其地位顯赫,奉旨命名其宅為“大夫第官邸”,故譚嗣同故居又稱“大夫第”。

故居坐西南朝東北,磚木結(jié)構(gòu),現(xiàn)存建筑面積762平方米,通高8米,三棟二院一亭,硬山頂,設封火墻,蓋小青瓦,共有大小房舍24間,保存基本完整,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布局嚴謹、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我國近代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改革家潭嗣同曾在故居內(nèi)生活多年,練文、習武、結(jié)交維新志士、尋求救國真理、從事變法活動。故居現(xiàn)存潭嗣同的書齋、臥室及他父親譚繼洵、夫人李閏的起居室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故居于1996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修復并對外開放。

譚嗣同故居它始建于明朝末年,主體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后由譚嗣同的祖父譚學琴購為私宅。譚學琴之子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署湖廣總督,因此這一宅院又稱“大夫第”。譚嗣同的出生之地,是北京宣武城南懶眠胡同父親的官邸,他從13歲第一次回到故鄉(xiāng)開始,其后雖隨作宦的父親遠去甘肅蘭州,也曾壯游大江南北,但先后曾在“大夫第”度過了許多崢嶸歲月,尋求拯民救國的真理,結(jié)交唐才常等維新志士,開展改革變法活動。他慷慨任俠,早歲在京曾隨“通臂猿”胡七與“義俠”大刀王五習武,故居的庭院,見證了他聞雞起舞的劍影刀光;他博學多才,“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搌衣千仞的《潼關(guān)》,就是他14歲時的少作,故居書房的三更燈火,陪伴他寫了許多傳誦至今的詩文。1898年四月應詔赴京變法,時年三十四歲。他就是在這里和夫人李閏分袂,除了贈以《戊戌北上留別內(nèi)子》一詩,據(jù)說他們夫婦在別離前夜,還對彈譚嗣同親制的《崩霆琴》與《雷殘琴》依依惜別。

景點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才常路89號

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si,第四聲)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廖天一閣主等。漢族,湖南瀏陽人,清末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母親徐五緣。善文章,好任俠,長于劍術(shù)。著名維新派人物。北京半截胡同41號是他在朝為官時的故居,也是在這里被清政府逮捕.1898年參加戊戌變…… 譚嗣同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吾山